[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電力超長距光傳輸的單模光纖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724366.4 | 申請日: | 2022-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635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廣哲;李伯中;王穎;鄧黎;盧賀;劉源;楊悅;馬超;王喬木;李燦;李揚;吳俊;張立巖;周紅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36 | 分類號: | G02B6/036;G02B6/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電力 超長 傳輸 單模 光纖 | ||
1.一種適用于電力超長距光傳輸的單模光纖,包括芯層和包層,所述的芯層從中心向外包括下陷芯層和外芯層,所述的下陷芯層半徑R1為3~5μm,相對折射率差Δn1為-0.08%~0.025%,所述的外芯層半徑R2為5.5~8.0μm,相對折射率差Δn2為-0.07%~0.11%,所述的包層從內到外包括內包層、下陷內包層、輔助外包層和外包層,所述的內包層半徑R3為8.5~15.5μm,相對折射率差Δn3為-0.25%~-0.16%,所述的下陷內包層半徑R4為16~20μm,相對折射率差Δn4為-0.2%~-0.55%,所述的輔助內包層半徑R5為37~52μm,相對折射率差Δn5為-0.13%~-0.06%,所述的外包層為純二氧化硅玻璃層,最外層直徑為125μm。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電力超長距光傳輸的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下陷芯層和外芯層為氯摻雜二氧化硅玻璃層,或為氟摻雜二氧化硅玻璃層或為氯氟共摻雜二氧化硅玻璃層,且氯的含量為0.6~1.0ppm%。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用于電力超長距光傳輸的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陷芯層中氟摻雜對相對折射率的貢獻為-0.1%~-0.04%,外芯層中氟摻雜對相對折射率的貢獻為-0.05%~0.05%。
4.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用于電力超長距光傳輸的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芯層相對折射率差Δn1與下陷芯層相對折射率差Δn2的相差值的絕對值大于或等于0.05%,即|Δn1-Δn2|≥0.05%。
5.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用于電力超長距光傳輸的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在波長1550nm處的有效面積為115~160μm2;所述光纖的成纜截止波長小于或等于1530nm。
6.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用于電力超長距光傳輸的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在波長1550nm處的色散系數為17~23ps/(nm·km),所述光纖在波長1550nm處的色散斜率為0.05~0.07ps/(nm2·km),所述光纖在波長1625nm處的色散小于或等于27ps/(nm·km)。
7.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用于電力超長距光傳輸的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在波長1550nm處的衰減小于或等于0.174dB/km;所述光纖在波長1625nm處的衰減小于或等于0.194dB/km。
8.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用于電力超長距光傳輸的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在波長1700nm處的微彎損耗小于或等于5dB/km。
9.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用于電力超長距光傳輸的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以30mm半徑彎曲100圈,在波長1550nm和1625nm處的宏彎損耗小于或等于0.05d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72436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