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半灌漿套筒補灌整治的補漿管伸入位置調節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1723872.1 | 申請日: | 2022-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617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1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華;顧盛;浦塵禹;張軍;張政華;林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E04G21/02 | 分類號: | E04G21/02;E04G21/04;E04C5/16;G01B5/1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楊慧林 |
| 地址: | 215337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灌漿 套筒 整治 補漿管伸入 位置 調節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半灌漿套筒補灌整治的補漿管伸入位置調節方法,先打孔制備補漿孔道,采用補漿管樣品與內窺鏡配合嘗試能否進入套筒內,能夠進入,則補漿管以套筒內壁作為基礎進行調節,如果不能進入,則改用間隙測量尺測量判斷連接鋼筋與出漿口之間的間隙,間隙測量尺能夠進入間隙內,則補漿管以連接鋼筋表面作為基礎進行調節,如果不能進入,則對連接鋼筋打孔,創造連通套筒內壁的孔道,此時,補漿管以套筒內壁作為基礎進行調節,調節時,補漿管往后退回定量的尺寸。本發明能夠便捷、快速布置補漿管,且補漿管始終具有合理的補漿位置,從而保證補漿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裝配式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半灌漿套筒補灌整治的補漿管伸入位置調節方法。
背景技術
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構件的可靠連接是保證結構安全的關鍵。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常用的鋼筋連接形式。為確保連接鋼筋有效錨固長度滿足設計要求,套筒內部灌漿料須填充飽滿。但是,受構件加工精度、現場施工水平等因素影響,套筒內部可能出現漏漿、少灌的情況。若套筒內部灌漿不飽滿,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將達不到預期性能,帶來安全隱患。如何對套筒灌漿缺陷進行補灌整治,己成為目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亟待解決的一個技術焦點,迫切希望能夠解決。
在對套筒灌漿缺陷進行補灌整治時,由于套筒內部往往處于半空半滿的狀態,因此只能從套筒出漿孔進行單孔補灌。從出漿孔進行單孔補灌的原理是,灌漿料是在自重作用下沿著套筒內壁與連接鋼筋之間的補漿間隙往下流淌填充灌漿缺陷,灌漿缺陷內的空氣通過補漿管與出漿孔之間的剩余間隙排出,當灌漿料充滿整個灌漿缺陷后從出漿孔溢出,完成補漿。但是,在補灌整治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補漿間隙利用不合理以及補漿管伸入位置不恰當,出現漿料來不及往下流淌而導致的提前回涌的現象,在還沒有補滿之前漿料就從出漿孔溢出,讓現場施工人員誤以為補灌已滿,提前結束補漿,最終導致補灌失敗。
要解決好上述問題,首先要尋找合理的補漿間隙,補漿間隙主要取決于套筒內連接鋼筋與套筒內壁之間的相對位置。由于補灌整治是從套筒出漿孔進行單孔補灌,補漿管是從套筒出漿孔伸入經套筒出漿口進入套筒內,因此套筒內連接鋼筋與套筒出漿口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尤為關鍵。其次,補漿管伸入位置決定著出料端在補漿間隙內所處的位置,如果伸入位置不恰當,即使存在合理的補漿間隙也利用的不充分,仍然有提前回涌的可能。
灌漿套筒按照其形式可分為全灌漿套筒和半灌漿套筒。全灌漿套筒是指筒體兩端均采用套筒灌漿方式連接鋼筋的灌漿套筒,全灌漿套筒在使用時,套筒內的上段鋼筋是在構件制作時插入的,且套筒的頂部設置有20㎜左右厚度限位密封圈,上段鋼筋穿過限位密封圈后插入套筒內,插入后基本上不存在偏位。因此,補漿管從全灌漿套筒的出漿口伸入套筒后遇到的阻擋物只能是上段鋼筋,且上段鋼筋與出漿口之間的間隙也是相對固定的,通常為8-10㎜,完全滿足補漿間隙的需求。對于補漿管伸入位置的調節,也相對容易實現,可以采用先伸入至頂住上段鋼筋,然后往后退回5-8㎜,使得補漿管的出料端處于一個較為合適的位置。
半灌漿套筒是指筒體一端采用套筒灌漿方式連接,另一端采用機械連接方式連接鋼筋的灌漿套筒。與全灌漿套筒不同的是,采用機械連接方式的上段鋼筋并不插入套筒內腔,下段鋼筋插入套筒內腔并決定著套筒內連接鋼筋與套筒出漿口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下段鋼筋的設計錨固(插入)長度通常為8d,d為下段鋼筋直徑,在理想狀態下,基于套筒的合理設計,下段鋼筋插入段的末端位于靠近套筒出漿口下邊緣的位置,對于不同的套筒品牌和套筒規格上述位置略有差別,但連接鋼筋末端基本都位于出漿口下邊緣上下5㎜范圍內。也就是說,下段鋼筋的末端,在理想狀態下是不會阻礙補漿管伸入的。但是,下段鋼筋為安裝端,實際是由相鄰下層構件頂部的預留鋼筋插入本層構件底部的半灌漿套筒內,由于構件制作偏差、施工安裝偏差、疊合樓板及豎向構件底部接縫施工厚度偏差等原因,下段鋼筋插入套筒內腔時存在偏位、實際插入長度與設計長度不一致等問題,導致套筒出漿口與下段連接鋼筋末端的相對位置關系變得工況復雜。下段連接鋼筋末端可能高于套筒出漿口也可能低于套筒出漿口,下段鋼筋可能發生靠近套筒出漿口的偏位也可能發生遠離出漿口的偏位,甚至可能兩種情況同時發生將套筒出漿口徹底堵住,使得套筒出漿口與下段鋼筋之間沒有補漿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未經昆山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7238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