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菌化單叢黃茶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716408.X | 申請日: | 2022-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97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蓉;伍錫岳;劉展良;吳巨賢;吳斯楷;葉秀梅;張瑩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08 |
| 代理公司: | 廣東省中源正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48 | 代理人: | 黨沖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菌化單叢黃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菌化單叢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采摘:采摘單叢茶樹的成熟茶葉;其中,所述成熟茶葉為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
S2、萎凋:將成熟茶葉攤放于干凈的容器上攤涼;
S3、浪青:對經萎凋的茶葉反復進行茶青激活;
S4、殺青:將浪青后的茶葉進行悶殺;
S5、揉捻:將殺青后的茶葉靜置5min后進行揉捻;
S6、初干:對揉捻后的茶葉進行初干;
S7、菌化悶黃:將初干后的茶葉進行低溫長時菌化悶黃,環境溫度20-23℃,環境濕度70-80%,透氧量70-80DK/t,悶黃時間100-130h,直至茶葉梗基部出現白色菌絲,且香氣濃郁,甜香持久時為悶黃適度;
S8、干燥:將菌化悶黃后的茶葉平鋪于烘干機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菌化單叢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容器為萎凋槽、竹簍中的一種或兩種結合,攤涼時間為2.8-3h。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菌化單叢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中,茶青激活方法為采用1m寬的搖青機,茶葉量控制在40-50斤,進行五次浪青;五次浪青的時間依次為1-2min、2-3min、3-4min、3-4min和2-3min,五次浪青的時間間隔依次為1.5h、1.5h、2h和2h,五次浪青后放置2-3小時,控制含水量60%-7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菌化單叢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4中,將浪青后的茶葉放入殺青機中,將265℃的鍋溫調至210℃-220℃,3min后將溫度升至230℃-240℃,期間調整殺青機內23r/min轉速,保持80℃葉溫,殺青總時間為10-13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菌化單叢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5中,所述揉捻采用空揉-加壓-重揉-松壓的方式進行,使細胞破損率達到60%以上,揉捻時長20-30min。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菌化單叢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空揉、加壓、重揉和松壓的時間比為5-13:2-6:3-8:1-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菌化單叢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6中,初干條件為將揉捻后的茶葉放入烘干機,在溫度120℃下,烘干20-25min。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菌化單叢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7的燜黃過程中,茶葉的含水量不低于8-1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菌化單叢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8中,平鋪茶葉的厚度為1-2cm,干燥條件為在恒溫100℃下烘干1.5h,直至茶葉含水量降至6%。
10.一種菌化單叢黃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化單從黃茶由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科貿職業學院,未經廣東科貿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71640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