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穿越卵石泥巖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結構及降水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711581.0 | 申請日: | 2022-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92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1 |
| 發明(設計)人: | 趙衛星;李雪;王競翔;栗尚明;黃廣鍇;劉金橋;謝炳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學;中鐵建昆侖地鐵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10 | 分類號: | 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方清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穿越 卵石 泥巖 界面 基坑 降水 結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穿越卵石泥巖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結構及降水方法,降水結構包含斜井和水平泄水管,所述水平泄水管沿基坑周向間隔設置,所述基坑的存水區設有所述斜井,所述水平泄水管設于地層分界線處,所述地層分界線上方為卵石層、下方為泥巖層,所述斜井位于所述基坑內壁一端位于所述水平泄水管上方,所述斜井的另一端伸入泥巖層。采用本結構能有效解決砂卵石及泥巖交界面處的地下水排出困難,避免基坑降水不及時引發基坑穩定性驟降及建筑物地面沉降的問題,能及時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位,使得土層壓縮固結進而提高其自穩能力和承載力,防止地層交界面處降水不當發生地面不均勻沉降及基坑側壁界面水滲出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加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穿越卵石泥巖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結構及降水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水利建設工程的地質、水文條件越來越復雜,大型水利基坑的設計和施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深基坑降水方案的設計與施工直接關系到工程成本和工期,關系到能否保證形成地下施工空間及施工安全,順利保證基坑空間內地基環境的安全。
管井降水是深基坑工程常用的地下水控制措施,沿基坑周邊布設一圈管井,通過聯網抽排達到控制基坑內地下水位的目的。由于基坑周邊建筑物較多、卵石層和泥巖交界處存在界面水、地層降水含砂率較高、泥巖層透水能力弱,現有的管井降水方案降水過程控制難度大且降水困難,還容易導致沉降,不能滿足施工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基坑開挖穿越卵石層和泥巖交界處存在界面水、地層降水含砂率較高、泥巖層透水能力弱,現有的井點降水會導致不均勻沉降、基坑側板滲水等不能滿足施工要求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穿越卵石泥巖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結構及降水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穿越卵石泥巖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結構,包含斜井和水平泄水管,所述水平泄水管沿基坑周向間隔設置,所述基坑的存水區設有所述斜井,所述水平泄水管設于地層分界線處,所述地層分界線上方為卵石層、下方為泥巖層,所述斜井位于所述基坑內壁一端位于所述水平泄水管上方,所述斜井的另一端伸入泥巖層。
存水區即含水量較大的區域,根據工程實際結合降水要求確定,斜井的數量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水平泄水管的間距、數量也根據實際工程需要、地質條件等確定。
采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穿越卵石泥巖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結構,能夠防止泥巖交界面滯水層發生滲漏水或涌水涌砂,有效壓縮時間成本,具有工程量小,施工簡單,經濟合理的特點。對地下水位控制效果明顯提高,有效解決砂卵石及泥巖交界面處的地下水排出困難,避免基坑降水不及時引發基坑穩定性驟降及建筑物地面沉降的問題,能及時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位,使得土層壓縮固結進而提高其自穩能力和承載力,防止地層交界面處降水不當發生地面不均勻沉降及基坑側壁界面水滲出問題,保證基坑開挖施工的順利進行,降低對周邊建筑物的影響,提高施工過程中基坑穩定性及降水安全性,特別適用于砂卵石及泥巖地層滲透系數差異大時界面水無法及時排出的深基坑降水工程。
優選的,所述斜井包含外套管和內襯管,所述外套管上的通孔孔徑大于所述內襯管上的通孔孔徑,所述內襯管外側覆有過濾層。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外套管的開孔率≥30%,所述內襯管的開孔率≥40%。
優選的,所述斜井伸入泥巖層至少2m。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水平泄水管的布設范圍為地層分界線上下2m內,豎向相鄰兩個所述水平泄水管間隔0.8-1m。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斜井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5°-60°。
利于地下水的排出。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水平泄水管通過管道連通至基底排水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學;中鐵建昆侖地鐵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學;中鐵建昆侖地鐵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7115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