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堆肥降解的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700118.6 | 申請日: | 202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201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宇;崔正;周妙蘭;韓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華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175/06 | 分類號: | C09J175/06;C08G18/10;C08G18/42;C08G18/66;C08G18/46;C08G18/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杜諾匠心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72 | 代理人: | 葉厚平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堆肥 降解 水性 聚氨酯 膠粘劑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可堆肥降解的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二元酸、二元醇、生物基多碳醇、多羥基有機酸進行酯化反應,然后縮聚反應,形成聚酯多元醇,其中,二元酸和二元醇均為脂肪類;
S2、將聚酯多元醇與非芳香類異氰酸酯反應生成-NCO封端的聚預體,再加入親水擴鏈劑進行擴鏈反應,加入中和劑調節pH值至中性后,加入去離子水攪拌,最后加入有機胺的水溶液進行后擴鏈,得到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肥降解的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醇包括乙二醇、二甘醇、1,3-丙二醇,1,6-己二醇、1,2-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種;所述二元酸包括己二酸、癸二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苯酐及其相應酯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生物基多碳醇包括山梨醇、赤蘚醇、甘油、木糖醇、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多羥基有機羧酸包括二羥甲基丙酸、二羥基甲基丁酸、沒食子酸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肥降解的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32-44份二元醇、40-60份二元酸、5-12份生物基多碳醇、1-6份多羥基有機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肥降解的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芳香類異氰酸酯包括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1,6-己二異氰酸酯三聚體、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4,4'-二異氰酸根合二環己基甲烷中的至少一種;所述親水擴鏈劑包括N-(2-氨基乙基)-2-氨基乙烷磺酸鈉鹽、二羥甲基酸、二羥基甲基丁酸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有機胺包括二甲胺、乙二胺、二乙胺、三甲胺、三乙胺、丙二胺、丁二胺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肥降解的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10-18份聚酯多元醇、1-7份非芳香類異氰酸酯、0.1-1.6份親水擴鏈劑、0.02-0.6份中和劑、0.02-0.8份有機胺、70-80份去離子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肥降解的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具體包括:
首先,將二元酸和二元醇投入反應容器中,升溫至150-160℃酯化反應3-4h,至出水結束,加入生物基多碳醇和多羥基有機酸繼續進行酯化反應至230-280℃,反應不再出水,測酸值為30-40mgKOH/g;
然后,在230℃下,以-0.01MPa/30min從-0.01MPa開始抽真空除水,至-0.05MPa保溫0.5-1.5h,測酸值8-10mgKOH/g,繼續抽真空至-0.1MPa進行縮聚反應1-3h,測酸值為1-3mgKOH/g,羥值為56-200mgKOH/g,即得到產物聚酯多元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肥降解的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具體包括:
首先,在反應釜中加入聚酯多元醇和有機溶劑,在55-75℃完全溶解;
然后,按非芳香類異氰酸酯與聚酯多元醇摩爾比1.1~1.8:1,在反應釜中加入非芳香類異氰酸酯,在55-75℃反應2-3小時,然后每隔0.5-1小時測一次反應物中的NCO百分含量,當NCO含量下降趨于穩定時,降溫至55-45℃,NCO百分含量的范圍為0.5%~1.2%,
最后,加入親水擴鏈劑,加中和劑反應0.5-1小時,加入去離子水攪拌分散,再加入有機胺的水溶液后分散0.5-1小時,脫去溶劑,即得到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堆肥降解的水性聚氨酯熱封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包括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四氫呋喃、環己烷、乙二醇二甲醚、三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華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華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70011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