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泌物吸附調節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60615.8 | 申請日: | 2022-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695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班晴;趙雪嬌;王娜;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C17/06 | 分類號: | A61C17/06;A61C17/12;A61C17/08;A63B23/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呂曉蓉 |
| 地址: | 10005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泌物 吸附 調節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分泌物吸附調節系統,所述系統包含用于吸附口腔分泌物的調節組件(100)和用于為所述調節組件(100)提供吸附位置/區域/導向的插入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組件(100)和所述插入組件(200)遠端基于管道(210)套接并形成可定位的吸附腔,以使得所述調節組件(100)的遠端能夠與插入組件(200)的遠端活動位置相同,其中,基于口腔分泌物產生源頭,所述吸附腔至少包含能夠對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產生的唾液進行吸附的第一吸附頭和設置于會厭的能夠對氣管內產生的黏液進行吸附的第二吸附頭,使得所述吸附頭能夠在分泌物的原發位置基于不同位置的分泌物的特性使用相應的吸附程序,其中,
基于患者的吞咽反射程度,所述第一吸附頭和第二吸附頭響應于其監測的患者口腔內的對應區域內產生可吸附的分泌物而生成對應的吸附程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患者處于輕度吞咽反射狀態時,所述第二吸附頭能夠針對匯集于咽部的唾液或其他分泌物進行吸附,其中,所述第一吸附頭能夠對其所在位置的唾液產生量進行評估,以為所述第二吸附頭的液體吸附壓力設定提供依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患者處于中度吞咽反射狀態時,所述第一吸附頭會在口腔內的唾液量積累至α時開啟工作。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患者處于重度吞咽反射狀態時,所述第一吸附頭能夠以β頻率間隔開啟工作,以應對患者口腔內時刻產生的唾液。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患者處于重度吞咽反射狀態時,所述第一吸附頭能夠以β頻率間隔開啟工作,以應對患者口腔內時刻產生的唾液。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組件(100)設置為中空管體,中空管體包括閥單元(110)和握持部(120),其中,所述閥單元(110)包括中空閥部(111)、閥元件(112)、擋塊1(113)和擋塊2(114)。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單元(110)設置于中空閥部(111)表面,所述閥元件(112)在所述開口(115)的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運動,其中,所述擋塊1(113)按照其長邊與中空閥部(111)軸向方向或與中空閥部(111)軸向平行的方式設置于閥單元(110)表面開口(115)的一端。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組件(200)包括套管(210)、導向棒(220)和抽吸導管(230)。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組件(200)通過抽吸導管(230)的未伸入導向棒(220)的一端與調節組件(100)的閥單元(110)的連接部(130)連接,以使得所述調節組件(100)的遠端能夠基于所述插入組件(200)的調節而到達需要抽吸分泌物的區域。
10.一種分泌物吸附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當設置于腮腺的第一吸附腔檢測到腮腺區域存在分泌物時,所述第一吸附腔對腮腺區域的分泌物以第一程序進行吸附;
當設置于頜下腺的第二吸附腔檢測到頜下腺區域存在分泌物時,所述第二吸附腔對頜下腺區域的分泌物以第二程序進行吸附;
當設置于舌下腺的第三吸附腔檢測到舌下腺區域存在分泌物時,所述第三吸附腔對舌下腺區域的分泌物以第三程序進行吸附;
當設置于會厭的第四吸附腔檢測到會厭區域存在分泌物時,所述第四吸附腔對會厭區域的分泌物以第四程序進行吸附,其中,
設置于腮腺的第一吸附腔、設置于頜下腺的第二吸附腔、設置于舌下腺第二吸附腔和設置于會厭的第四吸附腔能夠單獨吸附分泌物,也能夠基于檢測結果隨機組合吸附分泌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未經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6061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