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面印刷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39472.2 | 申請日: | 2022-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215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彬;孟繁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煙鄆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17/00 | 分類號: | B41F17/00;B41F13/22;B41F23/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張貴賓 |
| 地址: | 2747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面 印刷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面印刷設備,雙面印刷設備具有可升降的印刷輥和翻轉工作臺,加熱輥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加熱輥內部設有加熱腔并在加熱腔內設置固定腔,且沿加熱輥長度方向在加熱腔內壁與固定腔外壁之間設置有螺旋形的導流板,第一轉軸內設有蒸汽進口,第二轉軸內設有蒸汽出口;翻轉工作臺在支撐板均轉動安裝轉動軸,兩個轉動軸分別安裝固定夾具和活動夾具,兩個轉動軸分別安裝上帶輪,支撐板在轉動軸下方轉動連接連接軸,連接軸兩端分別固定下帶輪,機架內在一個支撐板內側安裝有翻轉電機,翻轉電機的輸出軸連接蝸桿,連接軸的一端在機架內安裝有蝸桿嚙合的蝸輪。本發明可印刷時對包裝板材進行預熱并配合翻轉工作臺實現雙面翻轉印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包裝印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面印刷設備。
背景技術
輥式印刷機的印刷效率較高,應用廣范,在進行印刷作業時,尤其是板材類產品進行印刷時,如果板材受潮不干燥會導致印刷出現次品,為保證品質,需要保證待印刷板材的干燥度,需要額外耗能,增加生產成本。
另外對于需要雙面印刷的產品通常需要增加翻轉機構實現翻轉作業,現有機構的翻轉機構一般結構復雜,采購成本高,同樣會增加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雙面印刷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提供一種雙面印刷設備,雙面印刷設備具有翻轉工作臺和可升降的印刷輥,還包括設置在印刷輥進料端的預熱機構,預熱機構包括加熱輥,加熱輥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加熱輥內部設有加熱腔并在加熱腔內設置有與加熱腔同軸的固定腔,且沿加熱輥長度方向在加熱腔內壁與固定腔外壁之間設置有螺旋形的導流板,第一轉軸內設有與加熱腔連通的第一通槽并設置蒸汽進口,第二轉軸內設有與加熱腔連通的第二通槽并設置蒸汽出口;
翻轉工作臺包括機架,機架兩側的支撐板均轉動安裝有轉動軸,兩個轉動軸在機架內上分別安裝有固定夾具和活動夾具,兩個轉動軸在機架外分別安裝有上帶輪,機架兩側的支撐板在轉動軸下方轉動連接有連接軸,連接軸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下帶輪,上帶輪和下帶輪之間連接有皮帶,機架內在一個支撐板內側安裝有翻轉電機,翻轉電機的輸出軸連接蝸桿,連接軸的一端在機架內安裝有蝸桿嚙合的蝸輪。
固定夾具和活動夾具均包括夾持座,夾持座上活動設置有兩個上下設置的夾板,兩個夾板均通過連接有夾持氣缸,其中活動夾具安裝在定位氣缸的活塞桿上,定位氣缸的另一端通過安裝座安裝轉動軸上。
供汽裝置包括蒸汽發生器,蒸汽發生器通過蒸汽管道連接冷凝罐I,蒸汽管道與第一通槽的蒸汽進口、第二通槽的蒸汽出口分別通過第一支路管道、第二支路管道相連通,冷凝罐I頂部連接第一蒸汽排放管,冷凝罐I底部通過第一回流管與蒸汽發生器連接。
進一步的,第一蒸汽排放管連接預熱輥,預熱輥內腔設置有呈螺旋狀結構且與預熱輥內腔壁相貼合的銅管,銅管的一端與第一蒸汽排放管轉動連接,銅管的另一端在預熱輥外設置蒸汽排放口,蒸汽排放口通過蒸汽傳送管道連接冷凝罐II,冷凝罐II底部通過第二回流管與蒸汽發生器連接,冷凝罐II頂部連接第二蒸汽排放管。
第一蒸汽排放管連接預熱輥,可用于蒸汽余熱對預熱輥進行加熱,提高蒸汽的利用率,加熱預熱輥后的蒸汽經過冷凝罐II進行冷凝分離后,冷凝水通過第二回流管回流回蒸汽發生器內,而溫度較低的蒸汽則通過第二蒸汽排放管排出,提升蒸汽利用效率并回收冷凝水。
進一步的,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上分別安裝有水泵。
水泵可便于將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內冷凝水排入蒸汽發生器內。
更進一步的,預熱輥設置在加熱輥的前方。
預熱輥設置在加熱輥的前方,可以通過預熱輥對瓦楞紙進行預熱,便于后續加熱輥進行加熱烘干作業,提升加熱烘干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煙鄆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煙鄆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394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