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5G系統的天線波束跟蹤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39219.7 | 申請日: | 2022-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55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薛順瑞;陸犇;王江;卜智勇;劉川;耿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6 | 分類號: | H04B7/06;H04B7/08;H04B7/0417;H04L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舒盛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系統 天線 波束 跟蹤 方法 | ||
1.一種適用于5G系統的天線波束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5G基站的射頻拉遠模塊RRU中在時隙的每個廣播信令的第一個符號插入特殊導頻;
步驟2:5G基站在覆蓋區域內按照不同方向發送包含特殊導頻的時隙;
步驟3:終端調整接收波束方向,通過不斷切換不同接收波束方向搜索特殊導頻,當終端同步特殊導頻后,固定接收波束方向并且終端解析出廣播信令PBCH;
步驟4:終端按照固定接收波束方向發送特殊波束幀和PRACH信息,該特殊波束幀包含用戶終端標識信息;
步驟5:5G基站在規定的上行時隙中檢測特殊波束幀和PRACH信息,從特殊波束幀中解析出用戶終端標識信息,從PRACH信息中解析出TA和ID信息;
步驟6:5G基站根據用戶終端標識信息,以最佳發射波束方向規劃出n個不同鄰近方向,5G基站的波束控制模塊按照一定周期和時隙發送這n個不同鄰近方向的特殊波束幀,并且在最佳發射波束方向上發送信息2,消息2中包含TA和ID信息;
步驟7:終端按照最佳接收波束方向接收來自于5G基站的信息2,解析出TA和ID信息,并且按照規定的周期和時隙接收n個不同鄰近方向的特殊波束幀,解析出最佳接收波束方向;
步驟8:終端以所述最佳接收波束方向為中心規劃出n個不同鄰近方向,并且按照一定周期和時隙發送n個不同鄰近方向的特殊波束幀,該特殊波束幀中包含5G基站上一次的最佳發射波束方向;
步驟9:5G基站按照規定的周期和時隙接收終端發射n個不同鄰近方向的特殊波束幀,解析出最佳發射波束方向,并調整自身波束方向為最佳發射波束方向,并通過步驟6,5G基站將終端的最佳發射方向波束號告知終端;
步驟10:通過5G基站和終端利用特殊波束幀,跟蹤最佳發射波束方向和最佳接收波束方向,最終5G基站和終端按照一定周期進行波束跟蹤,實現天線波束對準通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5G系統的天線波束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每個方向上發送的包含特殊導頻的時隙中的每個廣播信令為5個符號,該5個符號依次為特殊導頻、PSS、PBCH、SSS和PBCH。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5G系統的天線波束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發送包含特殊導頻的時隙時,每個時隙有2個廣播信令分別發送到不同的2個波位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5G系統的天線波束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搜索特殊導頻時,終端根據5G基站區域掃描周期,規劃其接收波束方向駐留時間,終端在接收波束方向駐留時間內不斷搜索特殊導頻。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5G系統的天線波束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特殊波束幀結構包括導頻數據、前最佳波束號和用戶終端標識信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適用于5G系統的天線波束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頻數據占用512個點,前最佳波束號和用戶終端標識信息采用擴頻方式進行傳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5G系統的天線波束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5G基站發送特殊波束幀時,5G基站的波束控制模塊按照規劃的n個不同鄰近方向,在用戶終端標識信息對應幀的第一個時隙的第一個符號內發送n個鄰近方向的特殊波束幀,每個鄰近方向的特殊波束幀持續時間為一個符號時間的1/n。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適用于5G系統的天線波束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中,終端是在用戶終端標識信息對應幀的第一個時隙的第一個符號檢測n個鄰近方向的特殊波束幀。解析出每個方鄰近向的信噪比、用戶終端標識信息和前最佳波束號,終端根據最佳波束號調整其為當前最佳接收波束方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5G系統的天線波束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8中,終端發送特殊波束幀時,在用戶終端標識信息對應幀的上行時隙的第一個符號發送n個不同鄰近方向的特殊波束幀,將信噪比最大對應的波束號上傳給基站波束控制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中科微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成都中科微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3921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