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供熱管網管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30432.1 | 申請日: | 2022-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847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淑貞;酆烽;亓恒忠;張尉;耿哲;李劍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20/17 | 分類號: | G06V20/17;G06V10/4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喬浩剛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數據 技術 供熱 管網 管理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管理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供熱管網管理系統,包括無人機和管理中心;無人機用于先獲得待判斷圖像,然后獲得直線像素點的集合tgu,接著根據tgu計算圖像參數,最后基于圖像參數判斷待判斷圖像是否需要重新獲取;管理中心用于基于最終圖像對供熱管網進行管理。本發明能夠在采集的步驟保證獲得的最終圖像的質量,避免需要重新獲取供熱管網的最終圖像,從而影響供熱管網進行管理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供熱管網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供熱管網為從城市集中供熱源向供熱用戶輸送和分配供熱介質的管道系統。供熱管網由傳熱干線、配熱干線、支線等組成,傳熱干線從熱源引出,一般不與支線連接;熱分配干線從熱傳輸干線或直接從熱源連接,并通過熱分配支線向用戶供熱。
供熱管網的敷設方式包括地下敷設和地上敷設兩種。為了提高對地上敷設的供熱管網進行管理的效率,現有技術中,出現了利用無人機來對地上敷設的供熱管網進行數據獲取,從而實現供熱管網的管理的系統。
現有的基于無人機的來對地上敷設的供熱管網進行管理的系統,無人機在拍攝的過程中都是直接將拍攝得到的圖像傳輸至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的計算機對圖像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對地上敷設的供熱管網進行管理。
但是,無人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直接將拍攝得到的圖像傳輸至管理中心,顯然很容易出現將低質量的圖像傳輸至管理中心,從而需要重新獲取供熱管網的圖像的情況,這就影響了對供熱管網進行管理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供熱管網管理系統,解決如何在基于無人機對地上敷設的供熱管網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容易將低質量的圖像傳輸至管理中心,影響對供熱管網進行管理的效率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供熱管網管理系統,包括無人機和管理中心;
無人機用于通過如下方式獲取供熱管網的最終圖像,并將獲得的最終圖像傳輸至管理中心:
S1,對供熱管網進行拍攝,獲得待判斷圖像;
S2,對使用直線檢測算法對待判斷圖像進行計算,獲得直線像素點的集合tgu;
基于tgu計算圖像參數:
其中,igdx表示圖像參數,α、β表示輔助系數,α+β=1,ntgu表示tgu中包含的像素點的數量,flri表示tgu中的像素點i的水平方向的梯度值,flrr表示像素點i的右側的像素點的水平方向的梯度值,aveflr表示設定的平均梯度差的參考值,用asu表示集合tgu中的像素點的8鄰域中不屬于集合tgu的像素點的集合,upn和top分別表示集合asu中的像素點的像素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numj表示集合asu中像素值為j的像素點的總數,nasu表示集合asu中的像素點的總數,sh表示預設的計算信息量參考值,
S3,判斷圖像參數是否大于設定的圖像參數閾值,若是,則將待判斷圖像作為最終圖像,將獲得的最終圖像傳輸至管理中心;若否,則執行S1;
管理中心用于基于最終圖像對供熱管網進行管理。
可選的,所述管理中心包括通訊模塊、存儲模塊、運算模塊和管理模塊;
通訊模塊用于與無人機進行通訊,接收無人機發送的最終圖像;
存儲模塊用于存儲通訊模塊接收的最終圖像;
運算模塊用于對最終圖像進行圖像識別處理,獲得識別結果;
管理模塊用于基于識別結果對供熱管網進行管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304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密封性良好的蝶閥
- 下一篇:一種可調式輔助呼吸裝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