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28150.8 | 申請日: | 2022-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398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勁林;劉惠娣;蔡祥;梁冬;劉旭峰;文水平;陳健;戎海波;丁澤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3/34 | 分類號: | B01J23/34;B01D53/86;B01D53/66;B01J31/02;B01J37/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科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羅嘯秋 |
| 地址: | 52804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將水溶性葫蘆[7]脲和乳酸錳溶解于去離子水中攪拌的到溶液A;步驟2,往溶液A中滴加高錳酸鉀水溶液攪拌反應得到溶液B;步驟3:將溶液B進行離心處理得到沉淀物;步驟4:將沉淀物進行冷凍干燥處理得到所述催化劑。其制備出的催化劑用于臭氧催化分解時,該催化劑能夠有效地提升臭氧催化分解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臭氧催化分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臭氧(O3)的來源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人為源的O3主要是由人為排放的NOx、VOCs等污染物的光化學反應生成。我國2012年2月發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規定,O3的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二級濃度限值為160μg/m3。作為空氣中六大污染物之一,O3污染監測是O3污染預報和防治的重要內容之一。
催化分解O3可分為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其中多相催化是指通過固相催化劑的表面發生催化作用,催化劑活性組份主要包括金屬氧化物(如MnO2)、貴金屬、活性碳、多孔陶瓷、沸石材料等,該類催化劑可以多次使用、避免了二次污染,因而備受青睞。
納米催化劑因為其尺度小、分散性好、比表面積大將有助于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降低催化劑的投入量。在催化分解臭氧中,研究最多的納米催化劑組分是過渡金屬氧化物。納米MnO2具有多變的晶型與晶體結構,常見的晶型有α-MnO2、γ-MnO2、β-MnO2和δ-MnO2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備的納米二氧化錳,其晶型不一樣,性能不一樣,應用領域也就不同。例如,在催化降解臭氧領域,β-MnO2具有更佳的性能;在甲醛去除領域,δ-MnO2α-MnO2普通非納米級-MnO2γ-MnO2。
但是日常使用中,納米MnO2易團聚,導致商業應用的性價比下降。
為了解決納米MnO2易團聚的技術問題,中國專利201610491962.0公開了一種含磁性鐵的石墨烯-二氧化錳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將氧化石墨制備成石墨烯,然后將石墨烯、六水合氯化鐵分別溶于硫酸錳溶液中,然后加入高錳酸鉀溶液和酸,超聲,得到含磁性鐵的石墨烯-二氧化錳納米材料。
上述專利通過引入石墨烯和四氧化三鐵充當高效的載體,提高二氧化錳的使用效率和防止團聚,在作為電極材料時,可以大大減小電極的內阻,使得電子在材料中轉移順暢,大大的提高了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是一種優良的電極材料。
但是臭氧催化分解領域使用的納米MnO2與作為電極材料的MnO2原理不同,因此需要研究一種可以防止納米MnO2產生團聚并且能夠提升納米MnO2臭氧催化分解效率的納米MnO2。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制備出的催化劑用于臭氧催化分解時,該催化劑能夠有效地提升臭氧催化分解的效率。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催化劑,通過水溶性葫蘆[7]脲包裹納米二氧化錳,使得納米二氧化錳具有水溶性,不易團聚,并且有效提升臭氧催化分解的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催化劑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水溶性葫蘆[7]脲和乳酸錳溶解于去離子水中攪拌的到溶液A;
步驟2,往溶液A中滴加高錳酸鉀水溶液攪拌反應得到溶液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廣東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2815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固體氧化物電解池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精密儀表維修輔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