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特黑耐候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22523.0 | 申請日: | 2022-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85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春艷;汪劉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7/00 | 分類號: | C08L77/00;C08K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劉二艷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特黑耐候 聚酰胺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特黑耐候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特黑耐候聚酰胺材料包括聚酰胺基體、超細結晶硅、苯胺黑母粒和潤滑分散劑,所述苯胺黑母粒包括高分子染料和聚酰胺樹脂,所述高分子染料的原料包括聚酰胺、苯胺黑和第一抗氧劑;先將聚酰胺、苯胺黑和第一抗氧劑制成高分子染料,再將其搭配聚酰胺樹脂進一步制成苯胺黑母粒,最后再將所述苯胺黑母粒填充到聚酰胺基體中作為染色組分,有助于實現苯胺黑最理想的著色效果,使得到的聚酰胺材料具有較高的黑度和光澤度,同時搭配添加超細結晶硅,還有助于提升聚酰胺材料的耐候型和耐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聚酰胺樹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特黑耐候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聚酰胺樹脂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包括力學性能、耐熱性、耐磨損性、耐化學藥品和自滑性,且摩擦系數低還具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而且聚酰胺樹脂的應用廣泛,例如其可在汽車制造業中可用于制造染料濾網、燃料過濾器、罐、補集器、儲油槽、發動機氣缸蓋罩,散熱器水缸以及平衡旋轉軸齒輪中,此外其還可應用于外飾件中。
聚酰胺樹脂一般使用普通的炭黑著色,但是由于炭黑的分散性比較差,會導致聚酰胺制品表面容易起麻點和白斑,同時由于炭黑的加入會造成聚酰胺制品表面的光澤降低。
目前,色母粒作為常用的染色材料,在樹脂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十分普遍。CN104327499A公開了一種聚酰胺用有機黑色母粒,以質量百分比計,由以下組分組成:聚酰胺樹脂50~70%,苯胺黑色粉30~50%;該發明還公開了該聚酰胺用有機黑色母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載體和色粉計量輸送:計量輸送裝置包含兩個獨立的補料倉和兩臺帶喂料料斗的計量稱,將聚酰胺樹脂和苯胺黑投入各自的補料倉,然后通過補料倉進入各自計量稱上的喂料料斗,按比例輸送至雙螺桿擠出機;(2)色母粒制備:將聚酰胺樹脂和苯胺黑按比例喂入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擠出造粒,拉條水冷切粒或水下切粒,造粒后干燥、稱量、包裝得到產品。該發明所得色母粒品質比較穩定,應用于聚酰胺材料后的制品著色非常均勻,光澤度較高。CN106189209A公開了一種高導熱有機黑色母粒添加的聚酰胺復合材料,以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聚酰胺樹脂50~90份,氮化硼納米片0.01~2份,氮化硼粉末5~9份,納米氮化硅2~4份,有機黑色母粒3~6份,碳纖維6~11份,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蠟1~3份,硅烷偶聯劑0.5~1.2份,膠粘劑2~5份,抗氧劑0.3~0.7份;該發明還公開了該高導熱聚酰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在聚酰胺樹脂中添加氮化硼納米片以及氮化硼粉末,此外還添加納米氮化硅,三者之間構成獨立的導熱網絡,使得制得的復合材料導熱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且該復合材料的耐磨性、抗沖擊性也大大提高。但是,目前高光澤免噴涂產品中追求的不僅僅是是高光澤、高黑的美觀效果,同時還需要一定的耐磨和耐候性能,但是上述直接添加色母粒的方法制備得到的聚酰胺材料的顏色的L值只能做到4~5,很難達到高光澤和高黑的效果,且耐磨高耐候也較差。
因此,開發一種黑度和光澤度較高,且同時具有優異耐候和耐磨性能的特黑耐候聚酰胺樹脂,是本領域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特黑耐候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特黑耐候聚酰胺材料的黑度和光澤度較高,且具有優異的耐候性和耐磨性能,能夠滿足高光澤免噴涂產品的要求。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特黑耐候聚酰胺材料,所述特黑耐候聚酰胺材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組分:
所述苯胺黑母粒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組分:
高分子染料 1~2重量份
聚酰胺樹脂 94~96重量份;
所述高分子染料的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組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225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