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13906.1 | 申請日: | 2022-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277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鮑江超;程劍;張傳洋;賀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思創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5 | 分類號: | 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梯級 船閘 聯合 調度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系統,包括遠程集中控制中心、多個管理分中心和多個現地站;所述遠程集中控制中心設在船閘總控室,用于對各個管理分中心、所述遠程集中控制中心直屬的現地站進行數據采集及控制;各個管理分中心用于對各自所屬的現地站進行數據采集及控制;各個現地站設在相應的船閘處,用于通過PLC智能控制系統進行數據采集及遠程控制。本發明能夠解決現有技術成本高、無法將數據資源很好地匯聚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閘調度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水上交通領域的船閘管控主要依賴于人工的手段,智能化水平普遍不高。針對航道管理部門轄區內的多個船閘、多梯級船閘采用的管理調度方式仍為傳統的單船閘派人值守,這導致每個船閘間的硬件、調度模式等無統一的管理,船閘相對獨立,彼此間關系割裂,數據融合度不高,易產生“煙囪效應”,不便于管理部門的集中運管。
隨著智能控制系統的普及,可以在各個船閘單獨設立智能控制系統,減少人工調度成本,但是當航道管理部門轄區內有多所船閘時,每所船閘單獨設立智能控制系統的成本過高,且分散布設、多頭運維,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無法將數據資源很好地匯聚。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成本高、無法將數據資源很好地匯聚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系統,包括遠程集中控制中心、多個管理分中心和多個現地站;
所述遠程集中控制中心設在船閘總控室,用于對各個管理分中心、所述遠程集中控制中心直屬的現地站進行數據采集及控制;
各個管理分中心用于對各自所屬的現地站進行數據采集及控制;
各個現地站設在相應的船閘處,用于通過PLC智能控制系統進行數據采集及遠程控制。
根據上述的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系統,其中,所述遠程集中控制中心的通訊服務器通過網絡與各個管理分中心及所述遠程集中控制中心直屬的現地站中的設備連接,通過系統間的數據接口實現設備數據的采集、傳輸,并對數據進行模板化處理,實現以數據融合為導向的船閘PLC集中控制。
根據上述的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系統,其中,所述現地站以單線船閘為單位,將各線船閘的PLC系統統一匯聚到對應的管理分中心進行管理。
根據上述的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系統,其中,所述現地站的PLC控制系統含1套主站和若干套遠程站,現地站的各類電氣信號通過電纜傳輸到本地站點,所述現地站的PLC控制系統在控制專網內運行,所述現地站的PLC控制系統含有1個光纖環網,由上、下游操作室工業交換機與船閘監控調度中心工業交換機組成,各機房及現場的信號使用線纜就近傳輸到本地站點,上下游值班崗亭、監控調度中心各配置一臺管理型交換機現對PLC的數據訪問,且管理型交換機組成了環網。
根據上述的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系統,其中,所述現地站的PLC控制系統具有3個防護區域網,分別為:船閘現地工業控制網、遠程集中控制中心工業控制網、業務網;
所述船閘現地工業控制網對應各船閘內部PLC控制網絡區域,所述遠程集中控制中心工業控制網對應遠程集中控制中心PLC數據匯聚應用及存儲區域,所述業務網對應業務系統區域。
根據上述的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系統,其中,對所述船閘現地工業控制網、所述業務網進行安全隔離,設置PLC前置服務器,通過三層交換和網閘實現和業務網的對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思創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思創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139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