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于解決居民兌換生活碳排放指數的應用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12822.6 | 申請日: | 2022-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650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云;楊楊;黃玥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碳月行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7/10 | 分類號: | G06K7/10;G06K7/14;G06Q10/30;G06Q30/0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袁慶峰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亳***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解決 居民 兌換 生活 排放 指數 應用 終端 | ||
本發明屬于居民碳排放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解決居民兌換生活碳排放指數的應用終端,包括RFID芯片、信息采集器、智能回收終端、二維碼回收袋、云數據庫和人機應用終端,所述RFID芯片和二維碼回收袋形成垃圾電子回收袋,用于小件垃圾的收納,所述信息采集器包括客戶端APP以及后臺數據庫,所述智能回收終端包括篩分感應裝置以及回收裝置,所述人機應用終端包括手持掃描儀和通電檢測儀。該發明通過互聯網采用云計算技術對各類居民區進行區域劃分,劃分區域內居民日常生活垃圾進行回收再利用,減少碳排放,同時能夠實現居民垃圾售賣的利益最大化,整體流暢操作簡單便捷,便于居民回收垃圾進行碳幣兌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居民碳排放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解決居民兌換生活碳排放指數的應用終端。
背景技術
我們生活中產生的大量垃圾,正在嚴重侵蝕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是居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徑,控制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已經成為減緩氣候變暖的重點工作領域之一,資源回收是生活必需,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有效減緩氣候變暖的途徑,廢品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垃圾的階段,。
但現實居民在進行生活垃圾的處理時,由于其生活垃圾回收的利益被極大壓縮,導致居民回收垃圾的利益最小化,使得大部分居民在進行垃圾處理時大多直接丟棄在垃圾回收箱的內部,部分價值高的生活垃圾可能會被居民進行售賣,但絕大部分垃圾都會被居民直接丟棄,從而導致垃圾回收箱內呈現各種垃圾的混合收納,提高碳排放,使得居民兌換的積極性降低,且區域內垃圾的處理過于松散,這種方式一天反而收不到幾次,回收方式也只會固定的幾個區域,效率低,回收過程復雜,范圍局限,因此亟需設計一種便于解決居民兌換生活碳排放指數的應用終端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解決居民兌換生活碳排放指數的應用終端,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居民碳排放生活垃圾回收復雜不全面以及居民收益無法得到最大化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于解決居民兌換生活碳排放指數的應用終端,包括:RFID芯片、信息采集器、智能回收終端、二維碼回收袋、云數據庫和人機應用終端,所述RFID芯片和二維碼回收袋形成垃圾電子回收袋,用于小件垃圾的收納,所述信息采集器包括客戶端APP以及后臺數據庫,所述智能回收終端包括篩分感應裝置以及回收裝置,所述人機應用終端包括手持掃描儀和通電檢測儀,所述云數據庫包括儲存數據庫、居民數據庫、碳排放指數檢索數據庫、同行業實時廢舊物品、生活垃圾收購價格行情圖以及生活垃圾數據庫。
優選的,所述二維碼回收袋中二維碼用于客戶端APP的掃描下載和注冊,所述客戶端APP的平臺操作界面主要包括掃描模塊、核算模塊以及信息收發模塊,所述掃描模塊用于生活垃圾的掃描分類處理,所述核算模塊用于居民生活碳排放指數的核算顯示以及碳幣核算顯示,所述信息收發模塊用于終端核實廢舊物品和生活垃圾的屬性和重量的反饋接收、廢舊物品、生活垃圾收購價格行情圖的實時更新接收以及客戶端的意見反饋。
優選的,所述篩分感應裝置包括電腦、光電轉換模塊、數據采集存儲收發模塊、拍照和圖像處理模塊以及自動篩分器,所述回收裝置包括電腦、稱重器、照相機、回收箱、光電轉換模塊、數據采集存儲收發模塊,用于對金屬、電池、不可降解塑料等易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生活垃圾,通過篩選感應裝置進行甄別、挑選,放置專屬回收箱。
優選的,所述生活垃圾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和其它垃圾,且可回收物包括紙類、塑料、金屬、玻璃、織物和瓶罐;有害垃圾包括電池以及電子產品;大件垃圾包括家電和家具;可燃垃圾包括樹枝和木材;可堆肥垃圾包括餐廚垃圾;其它垃圾包括建筑垃圾。
優選的,所述手持掃描儀和通電檢測儀用于對大件垃圾進行通電檢測、掃描識別以斷定損壞程度,得出大件垃圾后續增值空間,對大件垃圾裝卸、搬運進行簡易和標準包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碳月行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碳月行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128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