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UV無版縫模壓輥的制備方法及模壓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599552.X | 申請日: | 2022-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65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6 |
| 發明(設計)人: | 羅萬里;謝一;戴亞;鄭文波;李亞杰;張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豐田光電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F7/00 | 分類號: | G03F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盧澤明 |
| 地址: | 519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uv 無版縫 模壓 制備 方法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一種UV無版縫模壓輥的制備方法及模壓工藝,該方法包括:S1.制備微納結構PET樹脂母版,S2.制備50um超薄菲林遮片,S3.制備底涂版輥和S4.制備版輥微納結構樹脂面涂。本發明通過上述工藝步驟結合采用50um超薄菲林遮片,減少固化紫外光線散射,提高了UV無版縫模壓輥的微納圖文制作精度,將該UV無版縫模壓輥應用到運用于熱模壓、擠出模壓以及UV模壓等各種模壓工藝中,實現小于0.1mm超細全息圖文循環接縫,實現微納結構圖文循環連續膜壓,產品不會產生版縫線和版縫堆膠,實現無版縫模壓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全息模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UV無版縫模壓輥的制備方法及模壓工藝。
背景技術
納米壓印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微納加工技術,該技術通過機械轉移的手段,達到了超高分辨率的微納結構復制。
目前,在進行納米壓印復制微結構時一般采用平壓或者輥筒壓印。其中,平壓速度慢效率低下且無法制備連續微結構;而輥筒壓印一般采用金屬鎳母版粘貼在輥筒上進行壓印,盡管效率較高,但是同樣無法制備連續微結構,而且現有全息鎳版使用水鍍工藝,會涉及到重金屬以及酸堿的排放,對環境造成污染,是對環境有害的制版工藝。
雖然已經有使用兩組版輥重復模壓制作隱藏版縫的設備,但兩次壓印有版縫位置因為溫度差形成的暗影,以及兩次壓印造成亮度降低,某些版面會出現兩次壓印形成的莫爾干涉紋路,或是兩次壓印的誤差造成圖案不連續等問題。
為解決版縫線的問題,在CN105774192A、CN113978107A、CN103448351A等專利文獻中公開了在模壓輥筒上制作UV無版縫全息模壓版。但是申請人發現:這些專利文獻中的UV無版縫全息模壓版輥存在以下缺陷:
(1)UV接縫處理存在缺陷:傳統菲林遮片厚度100um,固化時因菲林遮片自身厚度產生紫外光擴散,造成接縫線變粗,接縫效果差、精度低;DMD成像精確控制紫外光源散射以及控制曝光位置,對準精度要求極高,曝光效率底,且生產難度大增。
(2)在制輥生產過程中,為保證UV涂層的牢固度,輥面需磨砂處理,通用性差,工藝流程復雜;聚氨酯類涂層抗老化性能和耐壓性能較差,不能滿足連續性、大批量生產。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UV無版縫模壓輥的制備方法及模壓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所述的一種UV無版縫模壓輥的制備方法,包括:
S1.制備微納結構PET樹脂母版:先將原版上的納米微結構通過紫外固化涂料壓印、復制PET基膜上,然后通過紫外燈照射,使涂料充分固化表面結晶,得到具有微納圖文的PET樹脂母版;
S2.制備50um超薄菲林遮片:將S1得到的PET樹脂母版所需循環對接的圖文形狀制成厚度不大于50um的遮光菲林,隨后將PET樹脂母版上的靶標與遮光菲林定位標記對準、貼合固定;
S3.制備底涂版輥:依據PET樹脂母版中微納圖文循環對接尺寸大小,選用版周尺寸相匹配的金屬版輥,該金屬版輥無需表面糙化處理;然后在環境濕度不超過60%條件下,利用PET引膜,將金屬版輥在模壓裝置上均勻涂布底涂附著劑,再通過紫外光固化,制得底涂版輥;
S4.制備版輥微納結構樹脂面涂:將步驟S2中固定一起的PET樹脂母版和遮光菲林居中固定在PET引膜上,且PET樹脂母版具有微納圖文的一側表面朝上,與步驟S3中制得的底涂版輥進行UV面涂模壓,同時進行紫外光固化,將無菲林遮蓋的微納圖文制備到版輥面涂上,實現循環對接,得到UV無版縫模壓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豐田光電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未經中豐田光電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9955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