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電機振動測試的測試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596277.6 | 申請日: | 2022-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55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8 |
| 發明(設計)人: | 韋錦波;胡慧婧;秦翕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7/02 | 分類號: | G01M7/02;G01R3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石銳 |
| 地址: | 545007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電機 振動 測試 設備 | ||
1.一種用于電機振動測試的測試設備,包括:振動臺(1)和被測電機(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一調節轉換裝置(3),所述第一調節轉換裝置(3)設置于所述振動臺(1)上且與所述被測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以用于調節所述被測電機(2)的轉矩且將機械能轉換為液壓能;
第二調節轉換裝置(4),以用于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且調節輸出端的轉矩與所述被測電機(2)的轉矩一致;
流量調節閥(5),所述流量調節閥(5)通過第一液壓柔性管路(8)連通所述第一調節轉換裝置(3)和所述第二調節轉換裝置(4);
儲液罐(6),所述儲液罐(6)通過第二液壓柔性管路(9)連通所述第一調節轉換裝置(3)和所述第二調節轉換裝置(4),所述儲液罐(6)用于儲存液體和吸收所述第二液壓柔性管路(9)內多余的液壓能;
對拖負載電機(7),所述對拖負載電機(7)與所述第二調節轉換裝置(4)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調節轉換裝置(3)、所述流量調節閥(5)、所述第二調節轉換裝置(4)和所述儲液罐(6)通過所述第一液壓柔性管路(8)和所述第二液壓柔性管路(9)形成液壓回路,以用于將剛性連接轉換為柔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調節轉換裝置(3)包括:第一轉矩調節裝置(31)、泵裝置(32)、第一萬向節以及第二萬向節,所述第一轉矩調節裝置(31)的動力輸入軸通過所述第一萬向節與所述被測電機(2)的轉軸連接,以調節所述被測電機(2)的輸出轉矩,所述第一轉矩調節裝置(31)的動力輸出軸通過所述第二萬向節與所述泵裝置(32)的轉軸連接,所述泵裝置(32)的進液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柔性管路(9)連通,所述泵裝置(32)的出液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柔性管路(8)連通且將所述被測電機(2)傳遞的機械能轉換為液壓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調節轉換裝置(4)包括:第二轉矩調節裝置(41)、水輪機(42)、第三萬向節以及第四萬向節,所述水輪機(42)的進液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柔性管路(8)連通且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所述水輪機(42)的出液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柔性管路(9)連通,所述水輪機(42)的動力輸出軸通過所述第三萬向節與所述第二轉矩調節裝置(41)的動力輸入軸連接,所述第二轉矩調節裝置(41)的動力輸出軸通過所述第四萬向節與所述對拖負載電機(7)的輸出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被測電機動力電纜和被測電機控制器(10),所述被測電機動力電纜與所述被測電機控制器(10)電性連接,所述被測電機控制器(10)與所述被測電機(2)電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扭矩傳感器(11)和第二扭矩傳感器(12),所述第一扭矩傳感器(11)設置于所述被測電機(2)與所述第一轉矩調節裝置(31)的連接軸上,以檢測被測電機(2)的轉矩,所述第二扭矩傳感器(12)設置于所述第二轉矩調節裝置(41)和所述對拖負載電機(7)的連接軸上,以檢測所述對拖負載電機(7)的轉矩。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對拖負載電機動力電纜和所述對拖負載電機控制器(13),所述對拖負載電機動力電纜與所述對拖負載電機控制器(13)電性連接,所述對拖負載電機控制器(13)與對拖負載電機(7)電性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扭矩線性控制主機(14),所述扭矩線性控制主機(14)控制所述被測電機控制器(10)、所述第一扭矩傳感器(11)、所述流量調節閥(5)、所述第二扭矩傳感器(12)和所述對拖負載電機控制器(13)。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矩調節裝置(31)和所述第二轉矩調節裝置(41)均為變速箱。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裝置(32)為水泵,所述水輪機(42)為反擊式水輪機。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萬向節、所述第二萬向節、所述第三萬向節和所述第四萬向節均為等速萬向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9627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