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580738.0 | 申請日: | 2022-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462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傳宇;周連群;徐綺;李金澤;張威;張芷齊;姚佳;郭振;李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9C33/42 | 分類號: | B29C33/42;B29C33/38;B29C33/30;B29C33/00;B29L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閆帥 |
| 地址: | 21516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成 微流控 芯片 制備 裝置 | ||
1.一種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其上設有模具放置槽;
微流道模具(2),其一側設有微流道成型部且凸出所述微流道模具(2)表面,所述微流道模具(2)設于所述模具放置槽內,且所述微流道成型部凸出所述基座(1)表面;
固定件(3),設于所述基座(1)開設模具放置槽的一側上,所述固定件(3)內部設有與所述模具放置槽同軸設置的預聚物放置槽,所述預聚物放置槽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模具放置槽,且所述模具放置槽一側呈開口設置;
進出口模具(4),設于所述固定件(3)遠離所述基座(1)一側,所述進出口模具(4)朝向所述固定件(3)一側設置有進出口成型部(4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為若干凸出所述微流道模具(2)表面的若干條狀凸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條狀凸起寬度為10微米至20微米。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條狀凸起包括:
前端凸起(21);
兩個中端凸起(22),分別連接于所述前端凸起(21)兩端;
兩個末端凸起(23),任一所述中端凸起(22)一端均連接一末端凸起(23),且設于兩個所述中端凸起(22)相互靠近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凸起(23)遠離所述中端凸起(22)一端設有圓柱狀凸起。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設于所述微流道模具(2)表面條狀凸起分為兩列,且兩列所述條狀凸起的前端凸起(21)相互靠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進出口成型部(41)為若干成型在所述進出口模具(4)表面的凸起,所述凸起等間距布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出口成型部(41)中間設有第一空隙,所述微流道成型部中間設有與所述第一空隙適配的第二空隙。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件(5),設于所述基座(1)與所述固定件(3)之間,所述密封件(5)上設有通槽,所述通槽一側呈開口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定位件(6),連接于所述基座(1)與所述進出口模具(4)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8073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