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停電自救電梯及自救防困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580592.X | 申請日: | 2022-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83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程付理;呂存軍;朱宇濤;肖舉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菲茵特電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5/02 | 分類號: | B66B5/02;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張加寬 |
| 地址: | 2365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停電 自救 電梯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停電自救電梯及自救防困裝置,包括支撐殼體、承板和提升機構,支撐殼體上設置有向上延伸的圍板;承板設置于支撐殼體上,用于承載;提升機構包括設置在支撐殼體內的提升組件,以及設置在圍板上的控制組件,控制組件包括控制面板和報警器,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提升組件驅動承板升降運動,報警器電性連接應急報警設備;支撐殼體內設置有多組固定柱,每組固定柱內均穿設有導向桿,導向桿與承板連接;本發明使得導向桿帶動承板向上運動,帶動被困人員運動至平層口處,可從轎廂中順利離開,完成自救脫困,避免因電梯懸停與樓層存在高度差導致被困人員自救時跌落,安全性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梯自救技術領域,具體為停電自救電梯及自救防困裝置。
背景技術
現代電梯主要由曳引機(絞車)、導軌、對重裝置、安全裝置(如限速器、安全鉗和緩沖器等)、信號操縱系統、轎廂與廳門等組成。這些部分分別安裝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機房中。通常采用鋼絲繩摩擦傳動,鋼絲繩繞過曳引輪,兩端分別連接轎廂和平衡重,電動機驅動曳引輪使轎廂升降。電梯要求安全可靠、輸送效率高、平層準確和乘坐舒適等。電梯的基本參數主要有額定載重量、可乘人數、額定速度、轎廂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目前電梯一旦出現停電時,容易導致內部人員被困,由于電梯轎廂能隔絕無線信號,被困人員只能被動的等待救援,而不能實行自救,為此,本發明提出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停電自救電梯及自救防困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停電自救電梯及自救防困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救防困裝置裝置,包括:
支撐殼體,其上設置有向上延伸的圍板;
承板,設置于所述支撐殼體上,用于承載;
提升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撐殼體內的提升組件,以及設置在所述圍板上的控制組件,所述控制組件包括控制面板和報警器,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提升組件驅動承板升降運動,所述報警器電性連接應急報警設備。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承板設置于所述支撐殼體頂部,并覆蓋所述支撐殼體。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殼體內設置有多組固定柱,每組所述固定柱內均穿設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與所述承板連接。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提升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撐殼體內的動力源、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分別通過軸承組件與所述支撐殼體轉動連接,并分別至少連接有一組驅動臂,所述驅動臂與所述導向桿一一對應,并與所述導向桿活動連接,所述動力源用于驅動和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轉動,所述動力源與所述控制面板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轉軸上設置有第一蝸輪,所述第二轉軸上設置有第二蝸輪,所述動力源輸輸出端連接有蝸桿,所述蝸桿與第一蝸輪和第二蝸輪相嚙合。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每組所述導向桿上均設置有滾輪,每組所述驅動臂上均設置有導向槽,所述滾輪嵌合在所述導向槽內,并與所述導向槽滾動相接觸。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每組所述固定柱上均設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供導向槽穿過。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停電自救電梯,包括如上述的自救防困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菲茵特電梯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菲茵特電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8059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