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源熱泵系統的設計方法、系統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548594.0 | 申請日: | 2022-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51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7 |
| 發明(設計)人: | 梁士民;胡松濤;季永明;朱輝;鄭進福;高學鋒;田曉慧;申壽恒;王心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5B30/02 | 分類號: | F25B30/02;F25B27/00;F25B41/40;F25B43/02;F25B49/02;F24S10/7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66525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 能源 系統 設計 方法 控制 | ||
1.一種太陽能源熱泵系統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源熱泵系統包括主機模塊,以及陣列式設置的太陽能直膨集熱模塊和直凝蓄熱模塊,太陽能直膨集熱模塊和直凝蓄熱模塊通過主機模塊相連;對主機模塊、太陽能直膨集熱模塊和直凝蓄熱模塊的設計過程包括:
根據建筑輻射熱負荷,確定主機模塊容量;
根據建筑輻射熱負荷和直凝蓄熱模塊的可敷設面積,確定直凝蓄熱模塊單位面積供熱熱指標,并以此確定單個直凝蓄熱模塊面積和可敷設數量;
根據建筑輻射熱負荷確定直凝蓄熱模塊的蓄熱量,以此確定單個直凝蓄熱模塊內的蓄熱材料的填充高度;
根據建筑輻射熱負荷、熱泵制熱能效系數和建筑地點太陽能輻射強度,確定太陽能直膨集熱模塊的敷設面積和單位面積熱指標,并以此確定單個太陽能直膨集熱模塊面積和敷設數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源熱泵系統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據建筑輻射熱負荷Qf確定的直凝蓄熱模塊的蓄熱量Qx為:Qx=Qf×tx;式中,tx為需要的相變釋熱時間;
或,單個直凝蓄熱模塊內的蓄熱材料的填充高度h為:h=Qx/(γ×ρ×Fn);式中,γ為蓄熱材料相變潛熱,Fn為直凝蓄熱模塊的可敷設面積,ρ為蓄熱材料密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源熱泵系統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據建筑輻射熱負荷Qf、熱泵制熱能效系數COP和建筑地點太陽能輻射強度D,確定的太陽能直膨集熱模塊的敷設面積Fw為:Fw=Qf/(COP×D×y),式中,y為熱轉換效率;
或,太陽能直膨集熱模塊的單位面積熱指標qe_0為:qe_0=D×y。
4.一種太陽能源熱泵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設計方法進行構建。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太陽能源熱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直膨集熱模塊包括第一制冷劑管、導熱材料、第一外保溫結構、真空蓋板和太陽能納米涂層;所述第一制冷劑管敷設在第一外保溫結構內部,且在第一外保溫結構內填充導熱材料;在第一外保溫結構的頂部設真空蓋板,且在真空蓋板上設太陽能納米涂層。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太陽能源熱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凝蓄熱模塊包括第二制冷劑管、蓄熱材料、第二外保溫結構、輻射蓋板和電加熱絲;所述第二制冷劑管敷設在第二外保溫結構內部,且在第二外保溫結構內填充蓄熱材料;在第二外保溫結構的頂部設輻射蓋板,且在輻射蓋板上設電加熱絲。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太陽能源熱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模塊包括壓縮機、分液頭、節流裝置、過濾器、儲液器和油分離器;
所述壓縮機通過電動閥與太陽能直膨集熱模塊連接,太陽能直膨集熱模塊的另一端通過電動閥與分液頭連接,分液頭與節流裝置連接,節流裝置通過過濾器與儲液器連接;
所述壓縮機與油分離器的一端連接,油分離器的另一端通過電動閥與直凝蓄熱模塊連接,直凝蓄熱模塊的另一端通過電動閥與儲液器連接。
8.一種太陽能源熱泵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4-7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源熱泵系統,包括:
獲取室外太陽能輻射強度;
根據室外太陽能輻射強度與設定閾值的比較結果,切換熱泵制熱模式或輔助制熱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理工大學,未經青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485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