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墾造水田水位變化監測設備及其監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543391.2 | 申請日: | 2022-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551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8 |
| 發明(設計)人: | 邊輝輝;邱滋璐;陳新明;任春;王海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國土整治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F23/04 | 分類號: | G01F23/04;G01F23/14;G01F23/263;G01N15/08;H04Q9/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修源律師事務所 33445 | 代理人: | 陳紅珊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墾造 水田 水位 變化 監測 設備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墾造水田水位變化監測設備及其監測方法,該設備包括智能水尺、移動端軟件以及云平臺,智能水尺安裝在新墾造水田內,用于對新墾造水田復雜環境的水位數據連續自動監測;移動端軟件安裝在移動端,移動端軟件與智能水尺綁定,用于進行測試參數設置以及現場新建檢測項目,智能水尺通過無線通信模塊與云平臺交互,按照預先設定的時間間隔將水位數據自動上報至云平臺,云平臺用于進行項目管理和數據統計查詢的功能。本發明的應用場合為水位檢測,能夠實現水位數據的連續自動監測,安裝和攜帶方便,可在各種惡劣環境下使用,具備通信接口,并按照預先設定的時間間隔自動上報至云平臺,實現項目管理和數據統計查詢的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位監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墾造水田水位變化監測設備及其監測方法。
背景技術
水田質量是反映土地整治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控制因素。水田滲透度是水田質量的關鍵參數之一,需要一種高精度的水田滲透度探測設備來進行水田滲透度的監測。當前的水位監測設備主要針對河道、地下市政工程應用場合,存在如下問題:
(1)檢測技術上一般采用電容檢測,其通過采集電路的電極在不同電導率中呈現不同的電位,來判斷電極是否沒入水中,從而得到水位數據,由于電極的排列存在一定間距,所以測得的水位數據存在離散型,精度較低。
(2)當前水位監測都是在現場長時間安放電子水尺,通過遠程數據傳輸給電腦端,缺乏現場的數據交互,現場檢測困難。
(3)電子水尺的測量數據,當前大多是事后錄入,缺乏系統的匯總,很難形成決策性的支撐。
發明內容
為解決水位檢測設備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墾造水田水位變化監測設備及其監測方法,將測量數據遠程發送,便于對測量數據進行存儲、匯總統計、查詢展示、分析預測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墾造水田水位變化監測設備,包括智能水尺、移動端軟件以及云平臺,所述智能水尺安裝在新墾造水田內,用于對新墾造水田的水位數據連續自動監測;所述移動端軟件安裝在移動端,移動端軟件與智能水尺綁定,用于進行測試參數設置以及現場新建檢測項目,所述智能水尺通過設置在其內部的無線通信模塊與云平臺交互,按照預先設定的時間間隔將水位數據自動上報至云平臺,進行數據的傳輸和交互,所述云平臺用于進行項目管理和數據統計查詢的功能;所述智能水尺包括檢測主控系統、設備機架和水位監測模塊;所述檢測主控系統采用微處理器芯片為主控制器,無線通信模塊設置在主控制器內,所述主控制器還控制水位監測模塊,所述水位監測模塊連續自動監測水位數據,并將水位數據傳輸到檢測主控系統,檢測主控系統通過無線通信模塊將水位數據遠程傳輸給云平臺;所述設備機架內部安裝有升降導桿,所述水位監測模塊安裝在升降導桿上并沿升降導桿上下移動。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檢測主控系統還包括溫濕度監測模塊、FLASH存儲模塊、電源管理模塊以及現場LCD顯示模塊,所述主控制器控制分別控制溫濕度監測模塊、FLASH存儲模塊、電源管理模塊以及現場LCD顯示模塊,所述FLASH存儲模塊存儲水位監測模塊檢測的水位數據以及溫濕度監測模塊測量的溫濕度數據,所述電源管理模塊為其他模塊提供電源,所述無線通信模塊為4G通信模塊,4G通信模塊將實時測量數據傳輸到云平臺,所述主控制器內還設置有RS-485通信模塊和通訊電路。設置電源管理模塊能夠實現水位數據的連續自動監測。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水位監測模塊包括電容監測裝置以及壓力傳感器,所述電容監測裝置和壓力傳感器固定在一起且所述壓力傳感器位于最底端,所述電容監測裝置與壓力傳感器相結合進行水位監測。基于電容監測與水壓檢測相結合的水位檢測技術,結合高精度水壓檢測,基于電極的水位高度的感應進行水壓實時校準和修整,通過水壓的線性插值計算水位高度,實現高精度的水位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國土整治中心,未經浙江省國土整治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433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