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514981.2 | 申請日: | 202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098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7 |
| 發明(設計)人: | 程思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20/10 | 分類號: | G06Q20/10;G06Q20/40;G06Q40/02;G06Q20/38;G06N3/08;G06F18/24;G06F18/214;G06N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永君;任默聞 |
| 地址: | 10014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賬 風險 識別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方法及裝置,可用于金融領域或其他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獲取跨行轉賬交易對應的轉賬風險識別信息;對所述轉賬風險識別信息進行預處理,獲得轉賬風險特征數據;根據所述轉賬風險特征數據以及轉賬風險識別模型,獲得所述跨行轉賬交易對應的轉賬風險識別結果;其中,所述轉賬風險識別模型是基于轉賬風險樣本數據以及對應的風險標簽訓練獲得的。所述裝置用于執行上述方法。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方法及裝置,提高了跨行轉賬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銀行轉賬不再局限于銀行柜臺和自動柜員機,通過網上銀行以及手機銀行等方式進行銀行轉賬也日益普遍,使銀行轉賬業務的辦理更加便捷。
目前,出現了不法分子利用電話、網絡等途徑,誘導持卡人將資金轉入不法分子所控制的銀行賬戶,實現資金盜取的事件屢見不鮮。為了確保受害人能夠及時止付和挽回經濟損失,對自動柜員機上的轉賬匯款采取了延遲24小時到賬并且可撤回的措施。但是,對于柜臺轉賬和網上轉賬仍然是實時到帳。因此,收款銀行在處理跨行轉賬交易時,如何對跨行轉賬風險進行識別成為本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方法及裝置,能夠至少部分地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出一種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方法,包括:
獲取跨行轉賬交易對應的轉賬風險識別信息;
對所述轉賬風險識別信息進行預處理,獲得轉賬風險特征數據;
根據所述轉賬風險特征數據以及轉賬風險識別模型,獲得所述跨行轉賬交易對應的轉賬風險識別結果;其中,所述轉賬風險識別模型是基于轉賬風險樣本數據以及對應的風險標簽訓練獲得的。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跨行轉賬交易對應的轉賬風險識別信息;
預處理模塊,用于對所述轉賬風險識別信息進行預處理,獲得轉賬風險特征數據;
風險識別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轉賬風險特征數據以及轉賬風險識別模型,獲得所述跨行轉賬交易對應的轉賬風險識別結果;其中,所述轉賬風險識別模型是基于轉賬風險樣本數據以及對應的風險標簽訓練獲得的。
第三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序時實現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方法。
第四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方法。
第五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跨行轉賬風險的識別方法及裝置,獲取跨行轉賬交易對應的轉賬風險識別信息,對轉賬風險識別信息進行預處理,獲得轉賬風險特征數據,根據轉賬風險特征數據以及轉賬風險識別模型,獲得跨行轉賬交易對應的轉賬風險識別結果,能夠對跨行轉賬的風險進行識別,提高了跨行轉賬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149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