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場鳥情智能監控防范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512784.7 | 申請日: | 2022-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684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31 |
| 發明(設計)人: | 徐乃付;賈治國;陳龍;關洪波;丁金龍;周銘鈺;孫可;王璐;梁靜;金晶維;蘭翔;劉銘;劉勇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都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
| 主分類號: | A01M29/00 | 分類號: | A01M29/00;H04N7/18;A01M29/16;A01M7/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 11352 | 代理人: | 李想 |
| 地址: | 10260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場 智能 監控 防范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場鳥情智能監控防范系統,包括:包括鳥防主控中心、鳥情監控單元、生態因子監控單元、驅鳥單元以及滅蟲單元;所述鳥情監控單元獲取機場飛行區的鳥情信息,鳥防主控中心與鳥情監控單元進行數據交互,獲取機場飛行區鳥情信息;所述鳥防主控中心分析機場飛行區的鳥情信息,并向驅鳥單元下發驅鳥指令,驅鳥單元執行驅鳥作業;所述生態因子監控單元獲取機場飛行區的生態要素信息,鳥防主控中心與生態因子監控單元進行數據交互,獲取機場飛行區的生態要素信息;鳥防主控中心分析機場飛行區的生態要素信息,并向滅蟲單元下發滅蟲指令,滅蟲單元執行滅蟲作業。本發明提供機場鳥情智能監控防范系統,可以利用智能監控系統實現鳥種的識別、分析、驅趕、預警功能,實現機場鳥情全要素搜集與分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鳥情防空系統,具體涉及機場鳥情智能監控防范系統。
背景技術
航空飛行安全事關人身和飛機安全,長期以來是整個民航安全工作的重點。飛鳥撞擊飛機已上升為威脅航空器飛行安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飛機在跑道起降階段由于高度與鳥類的飛行高度重合,大多數鳥擊事件都發生在機場跑道飛行區空域,因而加強飛行區鳥類活動的觀測、分析、記錄和驅趕,找出鳥類在飛行區活動規律與飛行區植被生長情況,蟲情,水情等生態要素之間的關系一直是機場鳥撞預防部門工作人員的主要內容,由于缺乏有效科學的技術手段,長期以來單靠人眼借助于望遠鏡觀測鳥情、用肉眼觀測植被生長情況、氣溫、土壤水情,憑經驗識別分析鳥種、蟲情,憑工作責任心記錄這些自然生態要素信息,同時還要人工遙控或者設定驅鳥設備自動工作驅趕飛鳥,這樣的工作模式一直存在著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卻費時費力、這些鳥情蟲情生態要素信息記錄不準確和漏記,驅鳥設備使用不及時和故障不掌握,驅鳥效果不好且使用效果不能評估等問題,亟待解決。
長期以來,人們對飛行區鳥類的觀測和驅趕技術不斷探索,目前投入實際使用的有如下幾種:
雷達探鳥驅鳥系統:該系統的核心是利用探鳥雷達回波信號對飛鳥的位置,形態,大小和數量信息進行采集和顯示,通常有垂直雷達天線和水平雷達天線兩個天線組成。雷達天線轉動時,可24度傾斜,因此,覆蓋范圍增大。垂直雷達一般用來覆蓋跑道及其上空;水平雷達形成的探測波可覆蓋以機場中心向外輻射的8英里的范圍,覆蓋高度可達10000英尺。在這個范圍內的飛鳥或鳥群都可以被探鳥雷達識別出來,與此同時,聯動相應的驅鳥設備進行驅趕。該技術的優點是覆蓋范圍寬,探測距離遠,雷達技術成熟可靠穩定。缺點是:造價非常昂貴,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操作和使用,況且不能獲得鳥種圖像信息,無法提供人們根據鳥情鳥種資料進行鳥情預警和對策研究所需的信息,后者恰是民航管理當局要求機場鳥防部門日常工作需要掌握的。
紅外光電探鳥驅鳥系統:該系統的核心是利用設置在飛行區的紅外光電攝像頭對實現飛行區飛鳥的位置,形態,大小和數量信息進行實時檢測和顯示,通常需要設置多個攝像頭,所采集的鳥情圖像和視頻信息實時通過光纜或無線網路傳輸到接收終端,由值班人員進行判讀和處置,有些軟件也可以對鳥情進行標記和提示,也能同時聯動相應的驅鳥設備進行驅趕。該技術的優點是可以獲取鳥情信息,可以幫助人們獲取鳥情鳥種的圖像資料,系統造價相對較低。缺點是:紅外光電系統的運行對環境因素很敏感,尤其是氣溫較高或者霧霾雨天等惡劣氣象條件易于產生誤報漏報情況,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隨時進行判斷核查,工作量很大,還時有誤報誤判,不能滿足確保飛行安全必須做到萬無一失這一工作需要。
自動氣象站:該系統的技術核心是利用攝像頭和傳感器對周圍的大氣溫度、濕度、土壤濕度、風速和光照強度等技術指標進行實時收集和上傳,該技術的優點是可以準確及時飛行區的主要生態信息,可以幫助人們積累相關資料。缺點是沒有針對性收集鳥類活動密切相關的生態環境因素,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數據挖掘分析工作。
本發明是利用智能光學觀測設備拍攝并處理飛鳥畫面,還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即時識別鳥種,并將數據傳輸至鳥防主控中心數據庫,不僅僅實現了鳥種識別,更重要的是將鳥類活動情況與氣溫、蟲情、草情等環境生態因素觀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有助于更加科學合理準確地分析鳥類活動規律,為機場鳥防和生態整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都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未經首都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1278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