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復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1468929.8 | 申請日: | 202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627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汪洋;溫志波;朱建彬;屈耀銘;莫建華;梁焯峰;張茂蘋;李文毅;張英為;袁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
| 主分類號: | G16H30/20 | 分類號: | G16H30/20;G06T7/00;G06T7/30;G06T7/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興科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覃曼萍 |
| 地址: | 51028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人工智能 影像 復查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復查系統,包括圖像同層搜索系統、AI配準系統和AI對比系統,所述圖像同層搜索系統包括解剖標志識別模塊、AI搜索模塊和選擇模塊,所述AI配準系統包括圖像重建模塊和圖像配準模塊,所述AI對比系統包括AI測量模塊和動態對比模塊,解決了通過PACS上的“對比模式”,反復翻閱不同時期,不同層面的圖像,通過專家肉眼根據不同的解剖標志進行人工判斷是否是同一層面,確定好同一層面后,再進行觀察目標病變,進行測量病變大小等重要數據,進行對照,整個過程耗時耗力的問題,同時解決了在多學科會診過程中,不同學科的專家都在等待人工翻閱圖像和尋找較為一致的同層圖像進行比對,這樣消耗了大量的專家耐心和寶貴會診時間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圖像領域,尤其是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復查系統。
背景技術
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或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臨床醫學需要大量的影像證據支持治療方式選擇有效性的評估,故此需要高效,準確,且精細化不同時間段的前后可對比圖像。例如,腫瘤內科,在執行完一個階段的治療后,需要緊密觀察前期治療效果,根據影像學證據證明病變對藥物的響應效果,最直接的系列指標就是需要在同角度,同層面,不同時間的影像學資料進行前后對照,重點觀察病變的大小、數目、分布和血供等重要信息。
在現有技術中,臨床解決以上需求是通過基于PACS上的已采集圖像,使用PACS上的“對比模式”,反復翻閱不同時期,不同層面的圖像,通過專家肉眼根據不同的解剖標志進行人工判斷是否是同一層面,確定好同一層面后,再進行觀察目標病變,進行測量病變大小等重要數據,進行對照,整個過程耗時耗力,更為重要的是,在多學科會診過程中,不同學科的專家都在等待人工翻閱圖像和尋找較為一致的同層圖像進行比對,這樣消耗了大量的專家耐心和寶貴會診時間。
為了能夠實時將不同時間段的檢查圖像進行智能化對比和顯示,目前亟需設計出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復查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復查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復查系統,包括圖像同層搜索系統、AI配準系統和AI對比系統,所述圖像同層搜索系統包括解剖標志識別模塊、AI搜索模塊和選擇模塊,所述AI配準系統包括圖像重建模塊和圖像配準模塊,所述AI對比系統包括AI測量模塊和動態對比模塊。
所述AI搜索模塊包括智能分割單元和智能分析單元。
所述圖像重建模塊包括層面角度獲取單元和角度配準單元。
所述AI測量模塊包括病變直徑測量單元、體積測量單元和編輯單元。所述動態對比模塊包括層面排列單元和動態影像轉化單元。
本發明通過設置圖像同層搜索系統,依據人體重要解剖標志進行層面搜索和選擇同層面的圖像,并通過AI配準系統配準不同時期的同層面圖像,再傳輸至AI對比系統進行自動對比,解決了通過人工翻閱圖像和尋找較為一致的同層圖像進行比對的方法消耗了大量的專家耐心和寶貴會診時間的問題。在此期間,也能將不同時期同層面的對比圖像轉化為動態圖或視頻,有利于進行成果展示和學術交流使用,本發明專利可以提高臨床影像和診斷的使用準確性,便捷性和客觀性。且本發明專利操作方便,實用性高,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未經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46892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