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同時噴吹及調度煤粉的三罐噴煤系統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455529.3 | 申請日: | 2022-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2190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6 |
| 發明(設計)人: | 田國慶;譚海波;劉向輝;馬利;袁代連;舒浩;果崢;齊萬兵;劉晶波;李軍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00 | 分類號: | C21B7/00;C2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方鐘苑 |
| 地址: | 40122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同時 調度 三罐噴 煤系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同時噴吹及調度煤粉的三罐噴煤系統及控制方法,屬于高爐煉生鐵領域。包括多個煤粉制備系統,煤粉制備系統均連接有對所應的煤粉倉;煤粉倉均通過噴吹罐連接高爐風口;所述噴吹罐包括噴吹罐一、噴吹罐二和噴吹罐三;噴吹罐一、噴吹罐二和噴吹罐三各自通過前出煤閥和后出煤閥連接噴吹總管;噴吹總管按煤粉的噴吹方向依次通過煤流調節閥、煤粉流量計、出煤總閥和煤粉分配器與高爐風口連接;前出煤閥和、后出煤閥之間還設有輸粉支管,輸粉支管通過輸粉支閥與輸粉總管連接,輸粉總管通過輸粉總閥與另一煤粉制備系統的煤粉倉連接。本方案提高了噴吹罐的利用效率及噴吹可靠性,實現了噴吹罐的的輸粉功能向噴吹功能的隨時轉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爐煉生鐵領域,涉及噴煤罐的噴煤切換和粉末調用控制,具體涉及一種可同時噴吹及調度煤粉的三罐噴煤系統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高爐噴吹煤粉是從高爐風口向爐內直接噴吹磨細了的煤粉,以替代焦炭起提供熱量和還原劑的作用,從而降低焦比,降低生鐵成本,它是現代高爐冶煉的一項重大技術革命。
高爐噴煤主要由煤貯運、煤粉制備、煤粉輸送、煤粉噴吹、干燥氣體制備和供氣動力系統組成。目前,大部分高爐噴煤系統都通常包括多套煤粉制備系統,每套煤粉制備系統都設置單獨的煤粉倉為噴吹罐提供煤粉,每個煤粉倉設置兩個噴吹罐;正常噴吹過程中,一個噴吹罐噴吹,另一個噴吹罐處于待噴狀態,兩個噴吹罐交替切換噴吹,從而達到不間斷噴吹的效果。由于不同煤粉制備系統之間的煤粉倉相互獨立,各煤粉倉內的煤粉無法實現相互調用,每個煤粉倉中的煤粉只能供應對應的高爐噴吹,可能會同時存在某個煤粉倉內的煤粉長時間無法有效利用造成煤粉板結,另一個煤粉倉內無煤粉使用引起高爐斷煤的情況。
公告號為CN206721235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返煤粉系統,該系統將一個煤粉倉下的噴吹罐出口與另一個煤粉倉的進口連接,從而使不同煤粉倉之間相連通,進而使得煤粉流動使用,解決各噴煤系統的煤粉不能相互調用的問題,可有效避免某座高爐因長期不噴煤造成噴煤系統中的煤粉倉或噴煤罐底部的煤粉板結。該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煤粉板結的問題,但是調用煤粉流通無法與噴煤同時進行,調用煤粉流通需要將噴煤系統當前的噴煤動作停止,影響噴煤系統的工作效率,因此只能在噴煤系統不工作的情況下使用,煤粉流通間隔時間較長,煤粉使用效率低,煤粉的利用不均衡,導致煤粉仍然有幾率發生板結。
因此,現在急需一種能夠同時噴吹及調度煤粉的噴煤系統,解決噴吹和調度煤粉不能同時進行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同時噴吹及調度煤粉的三罐噴煤系統及控制方法,解決背景技術中說明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同時噴吹及調度煤粉的三罐噴煤系統,包括至少兩個煤粉制備系統,所述煤粉制備系統分別連接有對應的煤粉倉;所述煤粉倉均通過噴吹罐連接高爐風口;所述噴吹罐包括噴吹罐一、噴吹罐二和噴吹罐三;所述噴吹罐一、噴吹罐二和噴吹罐三均設有加壓閥、補壓閥和料位計;所述噴吹罐一、噴吹罐二和噴吹罐三各自通過前出煤閥和后出煤閥連接噴吹總管;所述噴吹總管按煤粉的噴吹方向依次通過煤流調節閥、煤粉流量計、出煤總閥和煤粉分配器與高爐風口連接;所述前出煤閥和所述后出煤閥之間還設有輸粉支管,所述輸粉支管通過輸粉支閥與輸粉總管連接,所述輸粉總管通過輸粉總閥與另一煤粉制備系統的煤粉倉連接。
進一步,所述噴吹總管還設有補氣端口,所述補氣端口位于所述后出煤閥和所述煤流調節閥之間,所述補氣端口設有補氣調節閥;所述輸粉總管還設有助吹端口,所述助吹端口位于所述輸粉支閥和所述輸粉總閥之間,所述助吹端口設有助吹調節閥。
進一步,所述噴吹罐一、噴吹罐二和噴吹罐三均設有與煤粉倉連接的泄壓管路,所述泄壓管路上設有泄壓閥。
進一步,所述噴吹罐一、噴吹罐二和噴吹罐三均設有流化閥。
進一步,所述煤粉倉在頂部設有泄壓過濾裝置和泄壓風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4555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