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增強型水泥助磨劑混合取樣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452717.0 | 申請日: | 2022-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912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松泉;王宇;郭小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聚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4 | 分類號: | G01N1/14;G01N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萬小俠 |
| 地址: | 226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強 水泥 助磨劑 混合 取樣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增強型水泥助磨劑混合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模塊和取樣機構;所述取樣機構設置在混合模塊上;通過在混合筒體內設置混合單元,通過混合單元之間交錯的通道進行液體與粉料的流動混合;通過在混合筒體的側邊連接取樣機構,通過軀替泵與混合筒體相連,驅替泵驅動吸液管路和出液管路,將混合筒體內的水泥助磨劑轉移至取料模塊中通過取料模塊去除水泥助磨劑的樣品進行檢測,可是隨時觀察混合筒體中水泥助磨劑的混合情況,同時在不需要的時候還能通過驅替泵向混合筒體內輸送回水泥助磨劑避免浪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泥助磨劑混合取樣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增強型水泥助磨劑混合取樣裝置。
背景技術
常見水泥助磨劑有液體和粉體(固體)兩種,都能顯著地提高磨機產量,或提高產品質量,或降低粉磨電耗。在濕法粉磨過程中的水泥助磨劑又稱之為:分散劑。
液體的水泥助磨劑中一般的需要將一些具有助磨功能的粉體物質添加到粉體助磨劑的母液中進行攪拌混合;一般這種混合投料的裝置中混合釜中設置有攪拌裝置,但是一般的混合筒體中無法準確測量水泥助磨劑的混合成份及混合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增強型水泥助磨劑混合取樣裝置,能夠解決一般的水泥助磨劑的混合攪拌后無法及時取樣檢測出產品的混合狀態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增強型水泥助磨劑混合取樣裝置,其創新點在于:包括混合模塊和取樣機構;所述混合模塊具有一對,取樣機構具有一個,取樣機構通過并聯管道分別與兩個混合模塊相連;
所述混合模塊包括混合筒體和混合單元;所述混合單元具有若干個且混合單元沿著豎直方向設置在混合筒體內;所述混合筒體的頂端設置有進料口,混合筒體的底端設置有出料口;
所述混合單元包括一混合主體,所述混合主體呈圓柱體狀,該混合主體上端具有一V字形開口A,下端具有一V字形開口B,且開口A與開口B的中心線相互垂直,在開口A的中心線上具有四個并列分布進料口,由前至后依次為進料口A、進料口B、進料口C及進料口D,在開口B的中心線上具有四個并列分布的出料口,由左至右依次為出料口A、出料口B、出料口C及出料口D,所述進料口A與出料口C相連通,進料口B與出料口A相連通,進料口C與出料口B相連通,進料口D與出料口D相連通;
所述取樣機構設置在混合筒體出料口的側邊上;所述取樣結構包括驅替泵、管路模塊和取料模塊;所述驅替泵包括筒體、活塞和活塞桿;所述筒體的兩端設置有封頭且筒體的兩端側壁上分別設置有與管路模塊相連的第一料口和第二料口;所述活塞桿穿過筒體端部的封頭伸入在筒體內,所述活塞設置在筒體內并與活塞桿相連在活塞桿的驅動下沿著筒體的內壁往復移動;
所述管路模塊包括吸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吸液管路包括第一閥組模塊、第二閥組模塊、第三閥組模塊和第四閥組模塊;所述第一閥組模塊與第二閥組模塊串聯且兩端分別連接在筒體的第一料口和第二料口上形成第一管路;
所述第三閥組模塊與第四閥組模塊串聯且兩端分別與第一閥組模塊和第二閥組模塊的兩端并聯,第三閥組模塊與第四閥組模塊分別連接在筒體的第一料口與第二料口上形成第二管路;
所述取料模塊包括透明罐、放液管和放液閥;所述透明罐的一端通過管道連接在管路模塊的吸液管路上,所述透明罐的另一端通過出液管路連接在釜體的一個取樣孔上;所述放液管垂直于透明罐設置,所述放液閥設置在放液管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閥組模塊包括第一單向球閥和第一控制閥,所述第二閥組模塊包括第二單向球閥和第二控制閥;所述第一單向球閥、第一控制閥、第二控制閥和第二單向球閥自筒體的第一料口向第二料口的第一管路上依次串聯;所述第一控制閥與第二控制閥之間通過管道連接在釜體的另一取樣孔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閥組模塊包括第三單向球閥和第三控制閥,所述第四閥組模塊包括第四單向球閥和第四控制閥;所述第三控制閥、第三單向球閥、第四單向球閥和第四控制閥自筒體的第一料口向第二料口依次串聯,所述第三單向球閥與第四單向球閥之間通過管道連接在透明罐的一端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聚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聚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4527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