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溫濕度梯度氣象觀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435625.1 | 申請日: | 2022-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121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佳佳;劉玉民;印佳楠;朱庚華;王小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佳佳 |
| 主分類號: | G01W1/02 | 分類號: | G01W1/02 |
| 代理公司: | 河北知亦可為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章玉琳 |
| 地址: | 050021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溫濕度 梯度 氣象 觀測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氣象觀測技術領域,提出了一種溫濕度梯度氣象觀測裝置,第一組溫濕度傳感器,設置在第一高度,用于檢測地表溫度和地表濕度;第二組溫濕度傳感器,設置在第二高度,用于檢測距地表1.5米處的空氣溫度和空氣濕度;第三組溫濕度傳感器,設置在第三高度,第三組溫濕度傳感器包括黑球溫度計和濕度傳感器,黑球溫度計用于檢測距地表1.6米處的體感溫度,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距地表1.6米處的空氣濕度;第一組溫濕度傳感器、第二組溫濕度傳感器和第三組溫濕度傳感器均與控制板連接。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氣象觀測裝置準確度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象觀測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溫濕度梯度氣象觀測裝置。
背景技術
氣象觀測記錄和依據它編發的氣象情報,除了為天氣預報提供日常資料外,還通過長期積累和統計,加工成氣候資料,為農業、林業、工業、交通、軍事、水文、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等部門進行規劃、設計和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隨著科技的發展,氣象觀測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采用大氣遙感探測和高速通信傳輸技術組成的災害性天氣監測網,已經能夠十分及時地直接向用戶發布龍卷、強風暴和臺風等災害性天氣警報。目前,現有的氣象觀測站通過監測1.5米高度的空氣溫度和空氣濕度作為一個地區的溫度和濕度數據,其準確性還有待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溫濕度梯度氣象觀測裝置,解決了相關技術中氣象觀測裝置準確度低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包括:
第一組溫濕度傳感器,設置在第一高度,用于檢測地表溫度和地表濕度;
第二組溫濕度傳感器,設置在第二高度,用于檢測距地表1.5米處的空氣溫度和空氣濕度;
第三組溫濕度傳感器,設置在第三高度,所述第三組溫濕度傳感器包括黑球溫度計和濕度傳感器,黑球溫度計用于檢測距地表1.6米處的體感溫度,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距地表1.6米處的空氣濕度;
所述第一組溫濕度傳感器、第二組溫濕度傳感器和第三組溫濕度傳感器均與控制板連接。
進一步,還包括:
控制箱,所述控制板設置在所述控制箱內;
支柱,固定在所述控制箱的頂端;
支桿,所述支桿為多個,多個所述支桿分別用于固定多組所述溫濕度傳感器。
進一步,所述第一組溫濕度傳感器包括紅外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
進一步,還包括:
光伏板,設置在所述支柱上;
蓄電池,設置在所述控制箱內,所述蓄電池與所述光伏板電連接,且所述蓄電池用于為所述控制板供電。
進一步,所述控制板包括紅外溫度傳感器接口電路,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接口電路包括偏置電路和放大電路,
所述偏置電路包括三極管Q2、穩壓管D1和電位器RP1,所述三極管Q2的基極與穩壓管D1的陽極連接,所述穩壓管D1的陰極連接電源12V,所述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通過電位器RP1連接電源12V,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紅外溫度傳感器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的第二輸出端接地,
紅外溫度傳感器的第一輸出端接入所述放大電路的輸入端,所述放大電路的輸出端接入所述控制板的第一AD通道。
進一步,所述放大電路包括依次連接的運放U1A和運放U1B,所述運放U1A的同相輸入端通過電阻R21連接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的第一輸出端,所述運放U1A的反相輸入端通過電阻R16接地,所述運放U1A的輸出端通過電阻R11反饋連接至所述運放U1A的反相輸入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佳佳,未經張佳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4356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