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北蒼術種苗的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434712.5 | 申請日: | 2022-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44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31 |
| 發明(設計)人: | 魏軍團;何陽;莊素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本草元中藥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馬歡歡 |
| 地址: | 743319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蒼術 種苗 培育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北蒼術育苗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北蒼術種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在育苗田中施入基肥,并進行翻耕,翻耕后覆土;(2)將北蒼術種子浸種后用萘乙酸溶液浸泡,得到處理后的種子;(3)將育苗田再次進行翻耕,按照8~12cm的行距播種處理后的種子并覆土;(4)播種25~35天后進行間苗,300天以后得到成品幼苗。本發明的育苗方法出苗率高,病蟲害少,得到的幼苗質量好。且該育種方法結合西北地區半干旱的種植環境,采用有性繁殖的方法進行育種,避免了北蒼術品質逐年退化的問題,無需大棚、育苗室等設施,可在種植田中就近且低成本培育,便于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北蒼術育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北蒼術種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北蒼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50厘米。頭狀花序生于莖梢頂端,基部葉狀苞披針形,邊緣為長櫛齒狀,比頭狀花稍短,總苞長杯狀,總苞片7~8列,生有微毛,管狀花,花冠白色。瘦果長形,密生銀白色柔毛,冠毛羽狀。根狀莖肥大,呈結節狀。北蒼術主要分布我國北方,生長于海拔300~900米間的干山坡,稀疏的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下。蒼術具有很高的藥用經濟價值,需求量高,野生北蒼術遭受過度采挖,資源日趨枯竭。
現有的北蒼術的栽培大多依賴于分株繁殖,而無性繁殖的方式使北蒼術品質逐年退化。因此,開發一種新的北蒼術種苗的培育方法,緩解北蒼術苗的供需緊張關系,保護野生北蒼術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北蒼術種苗的培育方法,緩解北蒼術苗的供需緊張關系,保護野生北蒼術資源。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北蒼術種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育苗田中施入基肥,并進行翻耕,翻耕后覆土;
(2)將北蒼術種子浸種后用萘乙酸溶液浸泡,得到處理后的種子;
(3)將育苗田再次進行翻耕,按照8~12cm的行距播種處理后的種子并覆土;
(4)播種25~35天后進行間苗,300天以后得到成品幼苗。
作為優選,步驟(1)中所述施入基肥的時間為播種前一年的10月至12月。
作為優選,步驟(1)中所述基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有機肥50~60份、河沙15~25份、活性炭5~10份,所述有機肥為腐熟的糞肥和秸稈,所述糞肥和秸稈的重量比為2~4:1;所述基肥的使用量為3500~4000kg/畝。
作為優選,步驟(1)和步驟(2)中所述翻耕的深度獨立的為15~20cm。
作為優選,步驟(1)和步驟(3)中所述覆土的厚度獨立的為2~5cm。
作為優選,步驟(2)中所述浸種的時間為4~6h,所述萘乙酸溶液的濃度為0.5~0.7vt%,所述萘乙酸溶液浸泡的時間為30~90min。
作為優選,步驟(3)中所述播種的時間為4月上旬到5月中旬。
作為優選,步驟(3)中所述播種時處理后的種子的用量為3.5~5.5kg/畝。
作為優選,步驟(3)中所述覆土后覆蓋地膜,間苗時將地膜去除。
作為優選,步驟(4)中所述成品幼苗的高度不低于8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本草元中藥材有限公司,未經甘肅本草元中藥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43471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