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擬低滲致密油藏“壓-燜-排-采”的實驗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1404003.2 | 申請日: | 2022-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927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朱慶杰;王國慶;白佳佳;王龍龍;陶磊;史文洋;張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E21B43/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周局 |
| 地址: | 213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擬 致密 油藏 實驗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模擬低滲致密油藏“壓?燜?排?采”的實驗裝置和方法,包括以水平形式連接形式柱塞泵與壓裂液儲存器、壓力傳感器1、微小容器1、壓力傳感器2、核磁共振系統、微小容器2、壓力傳感器3相連,其中閥門1設置在壓力傳感器1與微小容器1之間,圍壓系統并聯在核磁共振系統與壓力傳感器3的線路之上,循環泵與核磁共振系統的豎直上下兩端連接,壓力傳感器1、壓力傳感器2與壓力傳感器3傳感數據進入數據連接系統。本發明解決了壓裂液在低滲致密油藏多尺度孔縫中的時間?空間分布特征這一問題,通過改善實驗裝置設計,達到了一個實驗裝置可以模擬不同條件下油水滲吸置換的效果,并取得了相應的柴油T2圖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田開發領域,通過優化實驗設計方案以及實驗裝置達到模擬低滲致密油藏壓裂后水油動態滲吸置換的實驗結果。
背景技術
在低滲致密油藏的開發過程中,通常由于其孔喉,細小滲流阻力大導致常規的開采方式效果較差。在油田現場開發過程中,大部分油田往往使用注水壓裂開采。所謂的注水壓裂開采則是基于低滲致密油藏油水置換效果差,通過注水壓裂讓其在流通性差的低滲致密油藏中進行“憋壓”,當憋壓到一定程度時,形成裂縫通道。讓后充分發揮裂縫系統作為供水和油流通道的有利因素,利用注水壓差,巖石壓縮性和流體彈性膨脹、毛細管滲吸作用,促使原油從基質流向裂縫系統,然后進行裂縫系統的水驅油過程,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連續注水產生的裂縫水竄和基質水封問題,擴大了基質系統的波及體積,從而提高驅油效率。
但是低滲致密油藏在水力壓裂完成后,壓裂液在低滲致密油藏的多尺度孔縫空間分布具有時間效應。壓裂完之后首先分布在井周壓裂縫網,此時的井周壓裂大于地層壓力;隨著壓裂液與儲層接觸時間增加,壓裂液在地層中滲吸進入到微米微裂縫和納米級孔隙中,地層能量增加,裂縫中的孔隙壓力和基質中孔隙壓力相等。在實際排采過程中,井周壓力小于地層孔隙壓力。這三種情況下的油水滲吸置換情況是較為模糊的,通常的實驗方法以及實驗裝置是無法直觀觀察到滲吸后的油水分布情況,以及這三種階段的油水滲吸置換的能力與效果。因此壓裂液在低滲致密油藏多尺度孔縫中的時間-空間分布特征是亟需研究的問題。
例如中國專利CN201621190529公開了一種模擬裂縫性特低滲油藏動態滲吸的實驗裝置以研究水驅周期、水驅速度與裂縫參數等因素來對裂縫性特低滲透油藏水驅開發過程中動態滲吸的影響規律進行深度分析,但由于當時設備以及對實驗結果的要求缺乏,在核磁成像這一方面沒有考慮進去,因此其在動態接收觀察滲吸置換中油水分布情況有待完善。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型的低滲致密油藏滲吸采油裝置來模擬“壓裂到燜井到排水到采油”這一整個滲吸采油的動態過程,能夠得到滲吸過程中油水滲吸置換的分布狀況,且通過改善實驗方案設計,得到在不同條件下的,油水的滲吸置換效果。
發明內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鑒于上述和/或現有的模擬低滲致密油藏“壓-燜-排-采”的實驗裝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如何提供一種模擬低滲致密油藏“壓-燜-排-采”的實驗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模擬低滲致密油藏“壓-燜-排-采”的實驗裝置,其實驗裝置設備包括:圍壓系統、核磁共振系統、核磁巖心夾持器、柱塞泵、壓力傳感器、循環泵、微小容器、壓裂液儲存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4040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