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同威脅源布局對衛星導航陣列接收機影響評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393233.3 | 申請日: | 2022-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18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韋世鵬;倪少杰;劉文祥;孫廣富;陳飛強;呂志成;葉小舟;魯祖坤;李宗楠;馬春江;袁木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F17/18;G06F1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高天星 |
| 地址: | 41007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同 威脅 布局 衛星 導航 陣列 接收機 影響 評估 方法 | ||
1.一種不同威脅源布局對衛星導航陣列接收機影響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保護目標點位置、GNSS威脅源數目和配置參數、陣列天線陣元數及威脅源配置參數;
將所述保護目標點位置作為坐標原點構建平面直角坐標系,根據若干威脅源構建多威脅源初始部署模型;
根據所述陣列天線陣元數、所述配置參數以及所述威脅源配置參數,獲得威脅源對陣列天線的單威脅源至多威脅源有效作用范圍;
根據所述多威脅源初始部署模型、所述威脅源對陣列天線的單威脅源至多威脅源有效作用范圍,獲得多威脅源對陣列天線的聯合有效威脅區域面積計算方法和威脅信號最小有效影響距離;
通過多威脅源對陣列天線的聯合有效威脅區域面積的計算方法,畫出威脅源距保護目標原點距離和威脅信號有效影響區域面積函數曲線,獲得威脅信號有效影響區域面積最大的優化部署模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威脅源布局對衛星導航陣列接收機影響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GNSS威脅源的配置參數包括:威脅源的頻率、信號波長、發射天線增益和威脅源發射功率;
所述陣列天線配置參數包括:陣列天線的對單威脅、雙威脅乃至多威脅信號的抑制能力干信比以及對不同來向威脅信號的最小分辨角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威脅源布局對衛星導航陣列接收機影響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威脅源在保護目標周圍的位置計算如下:
其中,(xj,yj)為其中第j個威脅源在坐標系中的位置,j表示威脅源的編號(j=1,2…T);I為威脅源部署模型中的威脅源個數(I∈N*),r為威脅源與坐標原點的距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威脅源布局對衛星導航陣列接收機影響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若干威脅源構建多威脅源初始部署模型具體包括:將多威脅源之間用相同的夾角,和坐標原點保持同距離,并且在保護目標點周圍均勻分布,獲得多威脅源初始部署模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威脅源布局對衛星導航陣列接收機影響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陣列天線陣元數、所述配置參數以及所述威脅源配置參數,獲得威脅源對陣列天線的單威脅源至多威脅源有效作用范圍具體包括:
第j(j=1,2…I)個威脅源在任務區中針對陣列接收機對多威脅信號的不同抑制能力的威脅源作用區域為:
(x-xj)2+(y-yj)2≤(di)2
其中,di為GNSS威脅源在自由空間傳播下的i個威脅源聯合作用有效下的其中單威脅源在全向的最大作用距離,
其中,Pjt為威脅源發射功率,Gt為發射天線增益,Ps為衛星到地信號功率,Mji為陣列接收機抗i威脅源的抑制能力干信比,λ為威脅源信號波長。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威脅源布局對衛星導航陣列接收機影響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得多威脅源對陣列天線的聯合有效威脅區域面積和威脅信號最小有效影響距離具體包括:
以保護目標點為中心取區域作為任務區,將所述任務區離散化為a*b的網格點,威脅源和保護目標點位置對應區域中的網格點,每個網格點對應任務區域內的一個待分析的被威脅干擾點,獲得有效威脅情況,判斷結果初始化矩陣result_d;
分析威脅源對陣元陣列接收機的聯合有效威脅區域面積及最小有效威脅作用距離,對于任務區內的每一個待分析的被威脅點,按照對矩陣元素遍歷的方式判斷某點處的陣列接收機被威脅源聯合作用情況,更新有效威脅情況判斷結果初始矩陣result_d;
統計任務區內的陣列接收機被有效威脅點總數,與任務區總點數做比值,再乘以任務區總面積,獲得多威脅源對陣列天線的聯合有效威脅區域面積;
找出距離坐標原點最近的陣列接收機被有效威脅點,所述被有效威脅點與坐標原點的距離為威脅信號最小有效影響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9323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汽車儲能管理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工單同步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