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366293.6 | 申請日: | 202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43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7 |
| 發明(設計)人: | 蒲進菁;田川;溫琦;劉蔚;百宏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 |
| 主分類號: | B63B22/00 | 分類號: | B63B22/00;B63B22/18;B63B22/24;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榮穎佳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浮沉 剖面 觀測 浮標 | ||
1.一種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浮力艙機構、第一電子艙機構、傳感艙機構、第二電子艙機構和推進機構;
所述第二電子艙機構與所述推進機構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電子艙機構用于對所述推進機構供電,所述推進機構用于帶動所述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整體下潛,當所述推進機構帶動所述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整體下潛至預定深度后,所述第二電子艙機構對所述推進機構斷電,所述浮力艙機構用于帶動所述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整體進行上浮;
所述第一電子艙機構與所述傳感艙機構電性連接,所述第一電子艙機構用于對所述傳感艙機構內部供電,當所述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整體進行上浮時,所述傳感艙機構依次對海洋環境進行數據檢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子艙機構包括第二電子艙本體、第二內置電池、第二控制板和定時器;
所述第二內置電池、所述第二控制板和所述定時器均密封容置于所述第二電子艙本體內部,所述第二內置電池與所述推進機構電性連接,所述第二內置電池用于對所述推進機構供電;
所述第二控制板分別與所述第二內置電池和所述定時器電信號連接,所述第二控制板預設有定時器開啟周期,所述第二控制板用于通過所述定時器控制所述第二內置電池與所述推進機構供電或斷電時間,以控制所述推進機構帶動所述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整體下潛深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子艙機構還包括壓力傳感器;
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所述第二控制板電信號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用于反饋所述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整體下潛深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進機構包括推進器和槳葉機構;
所述推進器與所述第二電子艙本體連接,所述槳葉機構位于所述推進器遠離所述第二電子艙本體的一端,所述推進器與所述槳葉機構傳動連接,所述推進器通過所述槳葉機構產生下潛的推力。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進器包括密封罩、電機和傳動組件;所述槳葉機構包括槳葉主體和槳葉支架;
所述電機容置于所述密封罩內部,所述密封罩與所述第二電子艙本體可拆卸連接,且所述電機與所述第二內置電池電性連接,所述傳動組件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密封罩內部,所述電機通過所述傳動組件與所述槳葉主體傳動連接,所述槳葉支架與所述密封罩連接,所述槳葉支架安裝于所述槳葉的外部。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艙機構包括流體導流罩、連接艙和傳感器組件;
所述流體導流罩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子艙機構可拆卸連接,所述流體導流罩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連接艙與所述第二電子艙本體可拆卸連接;
所述流體導流罩上開設有多個導流孔,所述傳感器組件位于所述流體導流罩內部,且所述傳感器組件與所述第一電子艙機構電連接,所述傳感器組件用于搭載多個傳感器,以通過多種傳感器對海洋環境進行數據檢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子艙機構包括第一電子艙本體、第一內置電池和第一控制板;
所述第一內置電池和所述第一控制板均密封容置于所述第一電子艙本體內部,所述第一內置電池與所述傳感器組件電性連接,所述第一內置電池用于對所述傳感器組件供電;
所述第一控制板與所述傳感器組件電信號連接,所述第一控制板用于存儲所述傳感器組件搭載的傳感器采集的數據信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艙機構包括浮力艙本體和通信天線;
所述浮力艙本體與所述第一電子艙本體可拆卸連接,所述浮力艙本體內部呈水密設置,所述浮力艙本體能夠為所述自浮沉式剖面觀測浮標提供正浮力;
所述通信天線密封容置于所述浮力艙本體內部,所述通信天線分別與所述第一控制板和所述第二控制板電信號連接,所述通信天線用于向接收基地發送所述壓力傳感器反饋的下潛深度信息和所述傳感器組件搭載的傳感器采集的數據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未經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6629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