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富水區雙電源隧道水力發電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345701.X | 申請日: | 202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48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7 |
| 發明(設計)人: | 丁易峰;張浩;張廣勝;程烈;蒲洪;章旭韜;李鴻賓;楊皓然;王勇;陳麗麗;首佳;潘雪倩;周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江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9/00 | 分類號: | E02B9/00;E02B9/02;E02B5/08;E02B8/06;E02B8/02;E21F17/06 |
| 代理公司: | 四川哈工博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334 | 代理人: | 鄒寶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區 雙電源 隧道 水力發電 結構 | ||
1.一種富水區雙電源隧道水力發電結構,包括取水攔水壩(2)、引水管道(4)、發電系統、排水系統和監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系統包括發電機房(3),所述發電機房(3)設置在隧道(1)的風機房內,發電機房(3)與風機房并排布置,所述發電機房(3)內設有水力發電機組(31),所述引水管道(4)連通取水攔水壩(2)與水力發電機組(31),所述取水管道布置在隧道通風斜井內(11),所述水利發電機組(31)下方設有用于排出發電尾水的尾水通道(32),所述尾水通道(32)連通排水系統,所述發電廠房(3)內設有監控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富水區雙電源隧道水力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發電機組(31)為沖擊式水輪機發電機組,所述引水管道(4)沿通風斜井(11)的邊墻設置,并連接至水力發電機組(31)的水輪機的進水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富水區雙電源隧道水力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發電機組(31)一側設有變壓器(33),所述隧道(1)內設有供電網絡,所述供電網絡連通國家電網,所述變壓器(33)接入供電網絡位于隧道端頭的供電母線,并不向國家電網返送電力。
4.根據權利要求1中任一所述的一種富水區雙電源隧道水力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統包括尾水渠(51),所述尾水通道(32)連通尾水渠(51),所述尾水渠(51)連通隧道(1)的檢查井(52),所述檢查井(52)連通中央排水溝(53),所述引水管道(4)上設有擋水墻(41),所述通風斜井(11)內引水管道(4)靠近發電機房處設有截水溝(12),擋水墻(41)下端固定連接在截水溝(12)上,所述截水溝(13)連通尾水渠(5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富水區雙電源隧道水力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攔水壩(2)包括攔水壩體(21),所述攔水壩體(21)頂部中段設置溢流壩段(22),所述溢流壩段(22)連通攔水壩體(21)的上游河道(211)和攔水壩體(21)的下游河道(212),所述溢流壩段(22)的斷面為實用堰型,所述溢流壩段(22)的迎水面為鉛直面,所述溢流壩段(22)的出水面上設有取水口(221),所述取水口(221)上可拆卸連接有底格欄柵(224)所述攔水壩體(21)內布置有沉砂池(23),所述取水口(221)通過取水管路(222)連通溢流壩段(22)和沉砂池(23),所述取水管路(222)上設有取水閥(223),所述引水管道(4)連接在沉砂池(23)側壁靠近底部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富水區雙電源隧道水力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23)內由下至上依次設有連通的沉泥區(232)、蓄水區(233)、斜管沉淀區(234),所述斜管沉淀區(234)內設有用于吸附泥沙的斜管,所述沉泥區(232)的底部設有排泥管道,所述排泥管道的一端伸出沉砂池(23)外并在這一端的端部設有排泥泵(235),所述沉泥區(232)的底部矩形陣列有多個沉泥坑(236),所述排泥管道包括沿沉砂池的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在沉泥坑(236)上方的多組排泥總管(237),所述排泥總管(237)上設有與沉泥坑(236)一一對應的排泥支管(238),所述排泥支管(238)的進泥端抵靠在沉泥坑(236)的底部,所述引水管道(4)連接在沉砂池(23)遠離排泥泵(235)的一側壁,引水管道(4)與沉砂池(23)的連接位置位于蓄水區(233)底部,引水管道(4)上設置有引水閥(42),引水管道(4)與沉砂池的連接處設有攔污柵(231),所述攔污柵(231)上方設有用于清理攔污柵(231)的沖砂管(25),所述沖砂管(25)連通取水管路(222),所述沖砂管(25)上設有沖砂閥(251)。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富水區雙電源隧道水力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路(4)與沉砂池(23)的連接處的一側設有消防取水管(61),所述通風斜井(11)設有消防水池(6),所述消防取水管(61)連通消防水池(6),所述消防取水管(61)上設有消防取水閥(62),所述消防水池(6)連通隧道的消防取水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江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江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4570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