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補鋰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211310208.4 | 申請日: | 2022-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950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秦凱燕;熊亞麗;丁天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62 | 分類號: | H01M4/62;H01M10/4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李華 |
| 地址: | 2132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復合補鋰材料,包括導電劑及補鋰活性顆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劑為線狀導電劑,所述補鋰活性顆粒分布于所述線狀導電劑中,所述復合補鋰材料為內部為空心結構的顆粒,所述導電劑與所述補鋰活性顆粒分布于所述復合補鋰材料顆粒的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補鋰材料比表面積為0.1~20m2/g。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補鋰材料比表面積為2~12m2/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劑與所述補鋰活性顆粒的質量比為1:20~10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劑與所述補鋰活性顆粒的質量比為1:50~8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補鋰材料粒徑為0.2-8μ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補鋰材料粒徑為1-4μ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劑選自碳納米管、碳纖維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導電劑長度與所述復合補鋰材料的粒徑D50的比值為0.2-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劑長度與所述復合補鋰材料的粒徑D50的比值為0.6-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補鋰活性顆粒為Li2C2O4、Li2NiO2、 Li5FeO4、Li2O中一種或幾種的顆粒。
11.一種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將所述導電劑、所述補鋰活性顆粒和造孔劑均勻分散或溶解于水中形成分散體系,對所述分散體系進行噴霧干燥形成所述復合補鋰材料。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體系中補鋰活性顆粒的濃度為0.0076g/L-0.01 g/L,所述噴霧干燥的進料口溫度200℃~240℃,出料口溫度120℃,進料速率6~12 L/min。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劑為草酸或聚乙二醇,所述補鋰活性顆粒和造孔劑的質量比為100:0.1~100:10。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劑為草酸或聚乙二醇,所述補鋰活性顆粒和造孔劑的質量比為100:0.5~100:5。
15.一種電池,包括正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片包括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復合補鋰材料和正極活性物質,所述復合補鋰材料占所述正極活性物質質量比為0.5%-10%。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補鋰材料占所述正極活性物質質量比為1%-5%。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活性物質選自磷酸鐵鋰、 磷酸錳 鐵鋰、三元材料、鈷酸鋰、錳酸鋰、鎳錳酸鋰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1020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輥道窯爐體焊接裝置
- 下一篇:連接結構及功率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