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市政道路清淤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305904.6 | 申請日: | 202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278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洪濤;黃秋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洪濤 |
| 主分類號: | E02F5/28 | 分類號: | E02F5/28;E02F3/94;E02F3/90;E02F3/8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2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市政道路 清淤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清淤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市政道路清淤設備,包括設置在水渠兩側的移動機座,所述移動機座上方分別設有滑塊,所述移動機座上設有桁架,所述桁架兩端設有與滑塊對應的滑槽,所述滑塊與滑槽滑動接觸;當抽污管將水渠內的污泥抽吸到污水箱內時,依靠過濾網將污泥內較大的垃圾等雜質過濾在過濾網上,而水體等一些較小的雜質則通過過濾網落入污水箱內,通過打開第一電機,驅動第一螺旋軸與過濾網的滑動接觸,將過濾網上過濾的雜質擠壓到第一排污管內,并通過第一排污管將過濾網上的垃圾進行排出,從而對抽吸的淤泥雜質等進行第一次清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清淤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市政道路清淤設備。
背景技術
在道路的兩邊一般會挖建水渠,用于對污水以及雨水進行排流,而長時間的對污水以及雨水進行排流,以及道路上的所產生的灰塵以及廢棄物也會落入水渠內,從而需要市政管理安排人員定期對水渠內進行清理,以保證水渠的正常排流;
目前在對水渠清理時,多數使用人工或挖掘機對水渠內的污泥進行清理,此方式對不同寬度的水渠的適應性較差,因而直接影響水渠清理的便利性,因此提出一種市政道路清淤設備,來便于對不同寬度水渠內的污泥進行清淤,提高清淤效率。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市政道路清淤設備,便于對不同寬度水渠內的污泥進行清淤,提高清淤效率。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市政道路清淤設備,包括設置在水渠兩側的移動機座,所述移動機座上方分別設有滑塊,所述移動機座上設有桁架,所述桁架兩端設有與滑塊對應的滑槽,所述滑塊與滑槽滑動接觸;
所述桁架上設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裝有污水箱,所述污水箱頂部一側連通有若干組抽污管,所述污水箱的底部一側連通有第二排污管,所述污水箱頂部設有負壓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需要對水渠進行清理工作時,通過將移動機座放置在水渠兩側,并依靠桁架上設有的滑槽與移動機座上的滑塊進行滑動接觸,從而根據水渠的寬度來對抽污管使用的數量以及位置進行調整;
當抽污管調整到合適的位置時,同時使抽污管放置在水渠內,通過打開負壓機,負壓機對抽污管內產生負壓,當抽污管內產生負壓時,依靠抽污管對水渠內的污泥等進行抽吸,并將污泥等抽吸到污水箱內,同時依靠第二排污管將污水箱內的污泥等排出到水渠一側;
依靠移動機座在水渠的兩側進行移動,可以使第二排污管進行同步移動,并通過移動機座的移動,使抽污管對水渠淤泥進行移動抽吸,從而提高對水渠的清理效率。
具體的,所述抽污管靠近污水箱的一端設有閥門,所述污水箱內部設有與抽污管對應的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和抽污管之間設有第一螺旋軸,所述過濾網底部為與第一螺旋軸配合的弧形結構,所述污水箱的頂部一側連通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螺旋軸的一端與第一排污管對應,所述第一螺旋軸的一端穿過污水箱并與污水箱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螺旋軸的一端連接有第一傳動輪,所述污水箱一側設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第一帶輪,所述第一傳動輪通過第一傳動帶與第一帶輪傳動,所述第一螺旋軸與過濾網滑動接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依靠閥門的作用,可以根據水渠的寬度來調整合適的抽污管使用數量;
當抽污管將水渠內的污泥抽吸到污水箱內時,依靠過濾網將污泥內較大的垃圾等雜質過濾在過濾網上,而水體等一些較小的雜質則通過過濾網落入污水箱內,通過打開第一電機,使第一電機驅動第一帶輪進行轉動,依靠第一帶輪帶動第一傳動帶進行轉動,當第一傳動帶轉動時帶動第一傳動輪轉動,依靠第一傳動輪帶動第一螺旋軸進行轉動,依靠第一螺旋軸與過濾網的滑動接觸,將過濾網上過濾的雜質擠壓到第一排污管內,并通過第一排污管將過濾網上的垃圾進行排出,從而對抽吸的淤泥雜質等進行第一次清理。
具體的,所述污水箱的底部形成向下的斜坡,所述第一排污管位于斜坡頂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污管位于斜坡的底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洪濤,未經劉洪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059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