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后軸承潤滑油路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301780.4 | 申請日: | 202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14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飛亭;朱麗茹;朱澤軍;帥林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C7/06 | 分類號: | F02C7/06;F02C7/20;F01D21/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智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羅紅枚 |
| 地址: | 412002***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潤滑 油路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后軸承潤滑油路結構,包括:后軸承支座、后軸承、內部滑油彎管、外部油管及彎管密封夾頭。內部滑油彎管的下出油端通過后軸承支座內設的滑油流路連通后軸承,其相對的上進油端向上延伸至后軸承支座頂端開設的上出口中。彎管密封夾頭裝設于上出口中,且彎管密封夾頭的兩端分別套裝于內部滑油彎管上進油端和外部油管出油端的外圓上,以在旋轉彎管密封夾頭的過程中,使彎管密封夾頭逐步密封夾緊內部滑油彎管,或使外部油管的出油端逐步密封插緊于彎管密封夾頭內。本發明的后軸承潤滑油路結構,內部滑油彎管與彎管密封夾頭、彎管密封夾頭與外部油管兩兩之間連接、緊固操作簡單,且可有效降低調試、試車總費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發動機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后軸承潤滑油路結構。
背景技術
航空發動機核心機的轉子后軸承處在高溫高壓燃氣流的包圍中,轉速高、振動大、工作環境惡劣,必須持續輸入低溫清潔的潤滑油,并抽回高溫泡沫態臟污的滑油,并通過滑油系統散熱、除氣、過濾、增壓后循環使用。后軸承支座的中空支板是滑油管路的通道,用內部滑油管連接后軸承座和渦輪機匣外壁上的滑油管接頭。
由于機型結構差異,多數機型的內部滑油管實際是外插型直管,從渦輪機匣外壁穿過插入中空支板后伸入后軸承座的管螺紋中,滑油管接頭在渦輪機匣外壁出頭,如附圖1所示,很方便連接外部滑油管。少數機型由于燃燒室空間占位,其內部滑油管是內裝彎曲的,該內部滑油彎管用法蘭螺釘與后軸承座連接,從中空支板中穿出。
外插型直管因管螺紋強度和密封可靠性差、管徑比較大,使中空支板的氣流阻力大,且外插型直管與管螺紋連接處滑油泄漏故障率多,并由于孔深較大很難用孔探儀檢查。內部滑油彎管因為裝配干涉原因,不能伸出到渦輪機匣外壁,該內部滑油彎管長度受限,滑油管夾頭必須插入渦輪機匣內部與該內部滑油彎管連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后軸承潤滑油路結構,以解決現有的外插型直管油路結構存在的滑油泄露故障多、很難用孔探儀檢查、調試和試車操作繁瑣及試驗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后軸承潤滑油路結構,包括:后軸承支座、設置于后軸承支座內待潤滑的后軸承、用于導送滑油潤滑后軸承的內部滑油彎管、布設于后軸承支座外的外部油管、用于連接內部滑油彎管和外部油管的彎管密封夾頭;內部滑油彎管設置于后軸承支座內,且內部滑油彎管的下出油端通過后軸承支座內設的滑油流路連通后軸承,其相對的上進油端向上延伸至后軸承支座頂端開設的上出口中;彎管密封夾頭裝設于上出口中,且彎管密封夾頭的兩端分別套裝于內部滑油彎管上進油端和外部油管出油端的外圓上,以在旋轉彎管密封夾頭的過程中,使彎管密封夾頭逐步密封夾緊內部滑油彎管,或使外部油管的出油端逐步密封插緊于彎管密封夾頭內。
進一步地,內部滑油彎管包括豎直設置的下段,及與下段的頂端過渡連接且傾斜向上延伸的上段;下段向下穿設后軸承支座的中空支板后,連接設置于滑油流路中的法蘭螺釘接頭;上出口傾斜設置,上段向上傾斜延伸至上出口中;彎管密封夾頭傾斜裝設于上出口中,且下夾緊端夾持上段,相對的上連接端伸出后軸承支座后連接外部油管。
進一步地,彎管密封夾頭包括配合設置的內套、外套及自鎖螺套螺母組合,以及密封套和鎖圈組合;密封套套裝于內部滑油彎管上進油端的外圓上,且裝設于外套內;內套的下夾緊段插入外套內,且與外套螺紋連接,以在旋轉內套的過程中,使內套的下夾緊段逐漸向內夾緊密封套,進而使密封套逐漸夾緊內部滑油彎管;鎖圈組合分別裝設于內套和外套的外圓上,以將旋轉到位的內套與外套鎖定;外部油管的出油端插入內套的上連接段內,自鎖螺套螺母組合裝設于外部油管上且與內套上連接段的外圓面螺紋連接,以在旋轉自鎖螺套螺母組合的過程中,使外部油管逐步密封插緊于內套的上連接段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017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浮動式壓合裝置
- 下一篇:一種交通安全風險診斷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