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防水堵漏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301391.1 | 申請日: | 202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13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春雷;譚善文;趙興辰;張正;何志輝;周然;李韻;肖嘉琦;刁遠香;柏世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粵水電軌道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02 | 分類號: | E02D31/02;E02D31/04;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劉文卓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防水 堵漏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用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地下防水堵漏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地下防水堵漏結構,包括側墻防水板;網狀防水結構,設在側墻防水板上,網狀防水結構包括第一防水板和第二防水板,第一防水板與側墻防水板之間具有第一過漿通道和第一溢漿縫,第二防水板與側墻防水板之間具有第二過漿通道和第二溢漿縫;第一注漿管,連通第一過漿通道;第二注漿管,連通第一過漿通道。網狀防水結構通過一個個小網格將側墻進行劃分,當側墻出現滲漏水時,第一注漿管和第二注漿管中注入漿液對泄露點堵漏。地下防水堵漏結構的施工方法,在側墻上安裝網狀防水結構;將側墻防水板固定在圍護結構上;將第一注漿管和第二注漿管安裝在側墻防水板上;施工側墻。
技術領域
本發明用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地下防水堵漏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地鐵車站為地下結構,埋深大,車站長,施工縫多,結構防水要求高。在地下結構施工完成后側墻結構容易出現滲漏水,往往需要反復鉆孔進行防水堵漏工作,此方法極其不方便,且封堵不嚴密,反復鉆孔堵漏工作量大,而且鉆孔對側墻的外觀會造成影響。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之一,本發明提供一種地下防水堵漏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地下防水堵漏結構,包括
側墻防水板,所述側墻防水板用于安裝在地下的圍護結構上;
網狀防水結構,所述網狀防水結構設在所述側墻防水板的迎水側和背水側,所述網狀防水結構包括多個第一防水板和多個第二防水板,各個所述第一防水板和各個所述第二防水板交叉布置,所述第一防水板連接在所述側墻防水板上,所述第一防水板與所述側墻防水板之間具有第一過漿通道和第一溢漿縫,所述第一過漿通道和所述第一溢漿縫相通,所述第二防水板連接在所述側墻防水板上,所述第二防水板與所述側墻防水板之間具有第二過漿通道和第二溢漿縫,所述第二過漿通道和所述第二溢漿縫相通,所述第一溢漿縫和所述第二溢漿縫與所述第一防水板與第二防水板交叉形成的小網格相通;
第一注漿管,所述第一注漿管用于穿設安裝在側墻中,所述第一注漿管與所述側墻防水板連接并連通所述第一過漿通道;
第二注漿管,所述第二注漿管用于穿設安裝在側墻中,所述第二注漿管與所述側墻防水板連接并連通所述第二過漿通道。
本發明實施例的地下防水堵漏結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側墻防水板的迎水側和背水側均設置了通過各個第一防水板和各個第二防水板交叉形成的網狀防水結構,網狀防水結構通過一個個小網格將側墻進行劃分,當側墻某個位置出現滲漏水時,在對應位置的第一注漿管和第二注漿管中注入水泥漿或者聚氨酯防水材料,水泥漿或者聚氨酯防水材料流經第一過漿通道和第一溢漿縫以及第二過漿通道和第二溢漿縫后到達泄露點的小網格中,對泄露點完成堵漏,這種結構不需要反復鉆孔進行防水堵漏工作,堵漏工作非常方便,工作量小,而且減少在側墻上鉆孔,保證側墻的外觀。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地下防水堵漏結構,所述第一注漿管上設有第一止水環。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地下防水堵漏結構,所述第二注漿管上設有第二止水環。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地下防水堵漏結構,所述第一溢漿縫沿著所述第一防水板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地下防水堵漏結構,所述第二溢漿縫沿著所述第二防水板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地下防水堵漏結構,所述第一防水板上相鄰兩個所述第二溢漿縫的間距與所述第二防水板上相鄰兩個第二溢漿縫的間距相同。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地下防水堵漏結構,所述第一注漿管與所述側墻防水板可拆卸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地下防水堵漏結構,所述第二注漿管與所述側墻防水板可拆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粵水電軌道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粵水電軌道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013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數據挖掘下的用戶隱私保護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瓦斯繼電器校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