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古石塘拆解構件的編碼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297782.0 | 申請日: | 2022-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283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罡;吳承華;吳超杰;秦偉;劉學;余彬;劉雷洋;陳鑫驥;楊朋;吳玥曦;陳禮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E04G2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陸惠中 |
| 地址: | 430014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古石塘 拆解 構件 編碼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古石塘拆解構件的編碼方法,涉及石塘搬遷復原技術領域;為了解決復原排磚難度大的問題;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按照拆解設計有序拆解石塘,并根據設計編碼信息在每一拆解石塊上均配對編碼牌;搬運拆解石塊時,根據拆解后的石塊擺放方向調節石塊上的編碼牌放置位置;轉運石塊時,將同一區域的石塊進行同批次同車運輸;所述S1還包括對原石塘進行整體傾斜攝影及三維掃描,拆解同一分段數時,按照每3層進行一次采集的頻率進行留影。本發明減少拆解及復原排磚時的凌亂現象,提高后期復原效率,解決了古石塘在拆解復原過程中因石塊數量眾多導致編號困難、復原排磚難度大、復原施工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塘搬遷復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古石塘拆解構件的編碼方法。
背景技術
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建設涉及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杭州臨平海塘,該段海塘連成一線,航道無法避開,需異地遷移范圍內的119米石塘。石塘修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所用單塊條石厚一尺,寬一尺二寸,不同位置的條石表面光糙程度不同,總體上迎水面條石表面平整,擺放整齊,背水面及內部條石表面粗糙、擺放亦不完全整齊,且石料以花崗巖為主,各層丁順交錯排布。
按照國家文物保護法相關要求,需將石塘拆解后遷移至原址以北約5公里處的“引水入城”公園內進行保護展示,在復原地需采用原材料、原工藝重新砌筑,精準復原搬遷前狀態。但目前的古石塘在拆解過程中,由于石塊數量極多,故而存在復原時二次排磚難度大的問題。基于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可提高復原效率的用于古石塘拆解構件的簡易可行編碼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用于古石塘拆解構件的編碼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古石塘拆解構件的編碼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按照拆解設計有序拆解石塘,并根據設計編碼信息在每一拆解石塊上均配對編碼牌;
S2:搬運拆解石塊時,根據拆解后的石塊擺放方向調節石塊上的編碼牌放置位置;
S3:轉運石塊時,將同一區域的石塊進行同批次同車運輸;
所述S1還包括對原石塘進行整體傾斜攝影及三維掃描,拆解同一分段數時,按照每3層進行一次采集的頻率進行留影;
所述拆解設計的方式為以計算機三維繪圖或手繪方式1:1還原石塘原結構;
所述石塊的類型分為垂直于石塘建筑的丁砌石塊和平行于石塘建筑的順砌石塊;
所述編碼牌具有唯一性。
優選地:所述設計編碼信息從左至右依次包括石塊所處分段數-石塊所處層數-石塊所處位置-石塊拆除順序;
所述設計編碼信息是由與石塊所處分段數、石塊所處層數、石塊所處位置和石塊拆除順序一一對應的4位字符組合而成。
優選地:所述石塊所處分段數的編碼規則為:按石塘走向用英文字母A、B、C、D...Z依次按序編號進行分區域。
優選地:所述石塊所處層數的編碼規則為:由下至上用阿拉伯數字1、2、3...n、n+1的順序進行依次編號分層。
優選地:所述石塊所處位置的編碼規則為:將處于迎水面位置的石塊命名為W,將非迎水面石塊命名為N。
優選地:所述石塊拆除順序的編碼規則為:將同一層石塊中的丁砌石塊或順砌石塊按照拆解順序分開,由先至后用阿拉伯數字1、2、3...n、n+1的順序進行依次編碼。
優選地:所述根據拆解后的石塊擺放方向調節石塊上的編碼牌放置位置,具體操作包括以下內容:
A1:在丁砌石塊上的拆解方向面系上編碼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977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