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組、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11295778.0 | 申請日: | 2022-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694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曉剛;鄭浩旋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倩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石龍社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組 顯示 顯示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背光模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背板、設置于所述容置腔內的基板以及電連接于所述基板的藍光LED芯片,所述容置腔具有出光口,所述藍光LED芯片包括相背設置的遠離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和靠近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的側面;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量子點膜,覆蓋于所述第一表面。本申請解決了現有背光模組消除藍邊的效果不好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背光模組、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Mini-LED顯示產品的背光模組的背光源為藍色光源,同時在背光模組內設置量子膜,以實現高色域的顯示效果。但是,當背光源為藍色光源時,顯示區域的周邊會出現漏藍光的現象,導致出現藍邊影響顯示效果。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通過在藍光LED芯片遠離基板的第一表面覆蓋量子點膜,解決了現有背光模組消除藍邊的效果不好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背板、設置于所述容置腔內的基板以及電連接于所述基板的藍光LED芯片,所述容置腔具有出光口,所述藍光LED芯片包括相背設置的遠離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和靠近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的側面;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量子點膜,覆蓋于所述第一表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量子點膜還覆蓋于所述側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量子點膜的厚度為0.1~100μ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量子點膜為量子點膜層,所述量子點膜層由聚合物溶液沉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量子點膜為量子點膜片,所述量子點膜片通過光學膠粘貼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基板靠近所述藍光LED芯片的一側表面為白色反射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基板上設置有封裝層,且所述封裝層包覆所述基板靠近所述藍光LED芯片的一側表面以及所述藍光LED芯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包括底壁和側壁,所述底壁與所述出光口相對設置;所述側壁上設有輔助反射片,所述輔助反射片用于將照射到所述輔助反射片上的白光吸收或者反射出所述出光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輔助反射片包括白色襯底以及設于所述白色襯底上的呈陣列排布的多個黑色網點。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黑色網點在所述白色襯底上的投影面積之和等于所述輔助反射片的面積的三分之一。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容置腔內的光學膜片,所述光學膜片靠近所述基板的一側表面與所述藍光LED芯片遠離所述基板的一側表面之間存在間隙。
本申請提供的背光模組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在藍光LED芯片遠離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覆蓋量子點膜,從而使藍光LED芯片發出的藍光經過量子點膜之后變成白光,有效的防止了藍光漏出。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模組,包括如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組和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與所述背光模組相對設置。
本申請提供的顯示模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背光模組,本申請在藍光LED芯片遠離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覆蓋量子點膜,從而使藍光LED芯片發出的藍光經過量子點膜之后變成白光,有效的防止了藍光漏出。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殼體以及如上述實施例所述的顯示模組,所述顯示模組設置于所述殼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957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