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軌電車運營風險評估及優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294196.0 | 申請日: | 2022-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64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3 |
| 發明(設計)人: | 施莉娟;張琦芮;馬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陳金星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軌電車 運營 風險 評估 優化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軌電車運營風險評估及優化方法,本發明通過風險矩陣法和專家打分法結合,以對有軌電車運營風險進行評估,從而實現在不完備風險事件數據的基礎上對有軌電車運營風險的全面識別和評估,最后依據評估結果對有軌電車運營進行優化,提高運營安全水平。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效地避免了有軌電車運營風險事件數據不足而導致無法全面評估風險,或者僅依賴專家評價而導致風險評估主觀性過強的問題,在實現客觀、全面且綜合地評估有軌電車運營風險的基礎上,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對有軌電車運營提出針對性的運營風險改善建議,從而實現有軌電車運營安全水平的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風險評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有軌電車運營風險評估及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有軌電車作為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補充,近年來發展迅速。截止2021年底,我國有軌電車運營線路長度總計503.33km。由于有軌電車非封閉式的運營環境、設施、人員等因素常導致安全事件的發生,對有軌電車運營風險的分析和評估越愈發受到重視,找出風險薄弱環節,針對性提出改善措施以提升其運營安全。
目前,有軌電車運營風險識別和評估方法通常基于并借鑒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相關標準與方法,如采用事故樹法識別危險源、基于風險矩陣法對有軌電車風險事件進行風險評級、利用網絡層次分析法和證據理論建立風險評估模型、通過專家訪談和調查問卷確定風險指標等。
但事故樹法、風險矩陣法須有確切數據支撐,且單純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易受打分者主觀性影響。此外,已有研究通常局限于某些線路的案例分析,對風險源的識別不夠全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有軌電車運營風險評估及優化方法,考慮到有軌電車運營時危險事件數據通常難以全面獲取的問題,本發明充分利用已有風險事件數據,將風險矩陣與專家打分法結合,并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綜合評估有軌電車的運營風險,找出有軌電車運營的風險薄弱環節,針對性提出改善措施以提升其運營安全。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有軌電車運營風險評估及優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識別與有軌電車運營安全相關的所有風險因素及其對應的風險源,制定有軌電車運營風險評估目標;
根據所述有軌電車運營風險評估目標、風險因素及其對應的風險源,基于層次分析法構建有軌電車運營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框架;
確定所述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中各層級指標的權重系數,以得到不同層級指標對應的模糊綜合評價權重集;
對指標層的各風險源進行風險等級評估,其中,對于有風險事件數據支撐的風險源,基于風險矩陣法對風險源進行風險等級劃分,利用風險矩陣對風險源進行評估;對于無風險事件數據支撐的風險源,基于專家打分法分別對各風險源進行風險等級劃分,利用模糊綜合評價矩陣對風險源進行評估;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根據所述模糊綜合評價權重集、風險矩陣及模糊評價矩陣,計算不同層級指標的模糊綜合評判集;
基于所述模糊綜合評判集,對風險源及有軌電車運營風險進行評估,得到評估結果;
基于所述評估結果,對有軌電車運營進行優化,提升運營安全水平。
進一步地,所述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框架包括指標層、準則層與目標層;
其中,所述目標層中包含有軌電車運營風險評估的總目標;
所述準則層中包含的風險因素稱為風險類別;
所述指標層中包含的風險因素稱為風險源。
進一步地,確定所述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中各層級指標的權重系數,包括以下步驟:
構造判斷矩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941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