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血管進入部位管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265752.1 | 申請日: | 2019-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089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4 |
| 發明(設計)人: | 托德·切拉克;J·達姆拉蒂;尼古拉斯·丹尼斯;N·艾爾斯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NP醫藥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25/01 | 分類號: | A61M2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邱成杰 |
| 地址: | 美國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血管 進入 部位 管理 系統 | ||
一種血管進入部位管理系統包括穩定主體、固定機構以及流動殼體。所述穩定主體具有主要部分、連接部分、將所述連接部分流體地耦合到所述主要部分且具有縱向軸線的內部流體路徑,所述穩定主體還具有從所述縱向軸線徑向向外延伸的基座部分且具有穩定表面,所述固定機構可移動地耦合到所述連接部分并且被構造成將所述血管進入部位管理系統固定到所述導管。所述固定機構相對于所述連接部分的相對運動將所述系統固定到所述導管,同時保持所述穩定表面放置在所述患者上并且所述穩定表面不旋轉。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980018481.X、申請日為2019年3月11日、名稱為“血管進入部位管理系統”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血管進入部位,更具體地說,涉及管理包括相關留置導管例如外周靜脈(IV)導管的血管進入部位的裝置和系統。
背景技術
在患者需要定期施用流體或藥物(或定期抽取流體/血液)的情況下,導管通常插入患者體內并用于施用流體/藥物。導管可以在患者體內保持延長的時間段(幾小時至幾天或更長)。另外,延伸管可以連接到導管以便于導管的使用和醫療器械(例如,注射器)的連接。為了確保導管和/或延伸管保持在適當位置并且不被意外地移除,一些現有技術的系統使用膠帶或類似的粘合材料(例如,膜敷料)將導管和/或延伸管固定到患者。
膠帶和粘合膜敷料可能存在問題,因為它們可能不能將導管牢固地固定在適當位置,這可能導致對靜脈的局部創傷和需要移除導管的被稱為靜脈炎的醫學狀況。另外,在某些情況下,應用帶子的方式和導管和/或延伸管的定位/位置可能導致導管和/或延伸管彎曲。這又增加了扭結的風險(這會減少/阻止通過導管和/或延伸管的流動),并使得連接引入流體/藥物所需的醫療器械更加困難。
其它現有技術的系統試圖管理延伸裝置管,并包括在放置的最后階段固定留置IV導管的各種方法。然而,這些系統或者需要麻煩地操作管道以適合所需的“J形環”構型,或者呈現可能不適于圍繞插入部位的可用空間的“硬接線”構型。另外,用于將導管固定到患者的結構通常是需要操縱若干件以達到最終展開狀態的單獨部件。這進一步增加了臨床醫生的時間和技術水平的負擔。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用于將流體轉移至患者和/或從患者轉移流體的血管進入部位管理系統具有穩定主體和流動殼體。穩定主體可以具有入口、被配置為連接到血管進入裝置的出口(例如,可以連接到導管的陽魯爾)以及延伸通過穩定主體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入口和出口之間的內部流體路徑。穩定主體還可以具有位于穩定主體的下側上的穩定表面,以在患者身上時穩定血管進入部位。流動殼體可具有套管部分和從套管部分延伸的通路部分。通路部分可具有延伸穿過其至少一部分的流動路徑。套管部分可以可旋轉地耦合到穩定主體,使得流動殼體可相對于穩定主體旋轉。穩定基座可以相對于出口的縱向軸線以一定角度(例如,在5度和10度之間)定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流動殼體能夠相對于穩定主體在第一位置和至少第二位置之間旋轉。當處于第一位置時,流動路徑可與穩定主體的入口流體斷開,并且當處于第二位置時,流動路徑可流體連接到穩定主體的入口。該系統還可包括位于穩定主體的一部分和流動殼體的一部分之間的O形環。
在穩定表面的下側,系統可以具有將血管進入部位管理系統固定到患者的第一固定部分。該系統還可以具有位于穩定表面的下側的一部分上的第二固定部分。第二固定部分還可以將血管進入部位管理系統固定到患者。第一固定部分可具有第一粘性粘合劑,并且第二固定部分可具有第二粘性粘合劑。第二粘性粘合劑可以比第一粘性粘合劑更強。第一固定部分可具有覆蓋第一粘性粘合劑的第一襯墊,并且第二固定部分可具有覆蓋第二粘性粘合劑的第二襯墊。在將血管進入部位管理系統固定到患者之前,可以移除襯墊。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一固定部分可以包括抓握和/或順應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NP醫藥公司,未經NP醫藥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657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