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頭螺柱擰緊裝置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259520.5 | 申請日: | 2022-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834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馬定;黃躍進;黃永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德新機電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6 | 分類號: | B23P19/06 |
| 代理公司: | 大連創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綦宗書 |
| 地址: | 116000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頭螺柱 擰緊 裝置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高精密工業自動化裝配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雙頭螺柱擰緊裝置及控制方法,其包括擰緊驅動裝置、高度測量裝置以及擰緊控制器,高度測量裝置安裝于所述擰緊驅動裝置,所述高度測量裝置用于檢測位移壓縮量數值,所述位移壓縮量數值用于計算雙頭螺柱的露出高度H;擰緊控制器包括擰緊控制模塊及PLC控制模塊,所述擰緊控制模塊電連接至所述擰緊驅動裝置,所述擰緊控制模塊用于采集所述擰緊驅動裝置的當前擰緊扭矩T及閾值角度A,所述PLC控制模塊電連接至所述高度測量裝置,所述PLC控制模塊用于采集所述位移壓縮量數值,并計算當前露出高度H。本發明能夠提高裝配精度、降低返修風險的目的,進而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和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精密工業自動化裝配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雙頭螺柱擰緊裝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高精密制造行業的不斷發展,機械裝配過程中連接方式也在不斷更新。其中,雙頭螺栓的連接形式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將其應用于一些本體材質不允許反復被擰緊的工件連接場合。例如,在航天航空、汽車等行業和領域,雙頭螺柱擰緊作為一種常用緊固件技術,其正確、規范、有效的安裝對于保障結合面達到工藝要求的預緊力至關重要,并且對于主機性能和結構安全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即使采用性能優良的緊固件,若安裝不當或者擰緊不合格,例如:扭矩超差、假扭矩、露出高度超差等,同樣會出現擰緊失效并造成系統癱瘓,甚至威脅設備和人身安全。
目前在使用雙頭螺栓連接時,需要先將螺柱的一端擰緊至一側的被連接主體的螺孔內,如同給主體“種”了一顆螺柱,而位于另一側的被連接副體則一般設有通孔,“種”在主體內的螺柱貫穿被連接副體后伸出的長度稱為露出高度,調整好露出高度后可使用螺母擰緊的方式讓主副體緊密貼合。
為了保證連接的可靠性,擰緊時既要控制擰緊力矩,又要控制螺栓露出工件表面的高度。目前的常規做法是采用全人工操作,要保證擰緊扭矩和露出高度的精度,工人只能是擰緊一下再檢測一下,反復重復這些動作,效率非常低;加上主體上的螺紋孔與雙頭螺柱屬于過盈配合,擰緊時力矩比較大,所以人工操作很是費力,勞動強度很高。同時,由于露出高度的控制精度要求很嚴格,一般要求誤差不大于±0.2mm,擰緊結束后經常會出現控制不好導致擰緊過深的現象。但裝配工藝要求:如果出現擰緊過量,不允許直接松開復緊,必須重新選配雙頭螺柱才能進行二次擰緊,因此裝配難度非常大,同時人工裝配非常依賴于操作者的熟練程度以及精心程度,盡管如此,還是出現大量的返工擰緊,嚴重制約了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頭螺柱擰緊裝置及控制方法,其通過設置高度測量裝置、擰緊控制器等硬件,在高速擰緊雙頭螺柱的過程中同時對擰緊力矩、閾值角度、螺柱旋入長度循環采樣,根據實時采集到的數據結合工藝設定來進行控制,以達到提高裝配精度、降低返修風險的目的,進而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和質量。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頭螺柱擰緊裝置,包括擰緊驅動裝置、高度測量裝置以及擰緊控制器,其中擰緊驅動裝置包括外殼、固定于所述外殼的驅動裝置、與所述外殼活動連接的芯軸、以及連接于所述芯軸的擰緊套筒,所述驅動裝置傳動連接至所述芯軸,以使所述芯軸相對于所述外殼旋轉;高度測量裝置安裝于所述擰緊驅動裝置,所述高度測量裝置用于檢測位移壓縮量數值,所述位移壓縮量數值用于計算雙頭螺柱的露出高度H;擰緊控制器包括擰緊控制模塊及PLC控制模塊,所述擰緊控制模塊電連接至所述擰緊驅動裝置,所述擰緊控制模塊用于采集所述擰緊驅動裝置的當前擰緊扭矩T及閾值角度A,所述PLC控制模塊電連接至所述高度測量裝置,所述PLC控制模塊用于采集所述位移壓縮量數值,并計算當前露出高度H;所述擰緊控制器用于根據當前擰緊扭矩T、閾值角度A及當前露出高度H控制所述擰緊驅動裝置的擰緊速度與停止、并判定擰緊是否合格。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芯軸外側套裝的被動齒輪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德新機電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大連德新機電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595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