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CEMS系統數據處理的高精度碳排放監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246628.0 | 申請日: | 202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483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姜書根;姜沄青;姜雨坤;孫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寧煜致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26 | 分類號: | G01N27/26;G01N21/27;G01N21/31;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宏知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卿莉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cems 系統 數據處理 高精度 排放 監測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CEMS系統數據處理的高精度碳排放監測系統,所述監測系統包括煙氣監測模塊、協同處理模塊和數據分析模塊,所述煙氣監測模塊在尾部煙道上設置并行煙道,且并行煙道為圓管狀結構,并且在并行煙道上設置監測點,所述協同處理模塊在并行煙道和尾部煙道的連接口設置有流量計和恒流控制閥,且每個連接口分別對應廠區內的廢氣排放點處,所述數據分析模塊主要為計算機監測中心,對監測點傳感器給出的電信號進行處理分析。該基于CEMS系統數據處理的高精度碳排放監測系統,通過連續監測系統實時采集碳排放數據,配合并行煙道的檢測處理,可以有效減少傳統核算法的人工干預,提高了碳排放監測的準確性和實時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碳排放監測相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CEMS系統數據處理的高精度碳排放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在火電廠等企業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煙氣排放物,除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火電企業同樣是碳排放“大戶”之一,對火電企業進行排放量和排放數據監測,可以直觀地反映出煤炭燃燒效率,也可以幫助企業了解生產運行狀況,其中CEMS是為實現煙氣污染物連續監測而專門設計的在線監測系統,可以通過連續采樣和分析,測定煙氣中的氣體濃度,顆粒物濃度,同時通過計算得到污染物的濃度和排放總量。
但是現有的CEMS系統很多不含二氧化碳濃度測量模塊,且如果采用直接測量的方式,分析儀表與煙氣直接接觸,很容易遭到煙氣的腐蝕以及煙氣中雜質的堵塞,使用維護不是很方便,而且由于存在水分和振動等因素的干擾,煙氣流速及濃度測量容易發生較大誤差,而抽取采樣系統復雜,且分析儀器精度需求較高,增加使用成本,除了使用煙氣在線監測系統(CEMS)進行測量法計算,現也有通過核算法進行統計,核算法主要通過燃燒原料的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但是傳統核算法由于各種類型鍋爐燃效煤炭效率不同、人為干擾多種因素影響,也容易存在較大的誤差,而通過CEMS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的改善檢測,是相較核算法而言,有效提高數據精確度的一種方式。
針對上述問題,在原有CEMS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CEMS系統數據處理的高精度碳排放監測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缺少配合CEMS系統使用的高精度碳排放監測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CEMS系統數據處理的高精度碳排放監測系統;
所述監測系統包括煙氣監測模塊、協同處理模塊和數據分析模塊;
所述煙氣監測模塊在尾部煙道上設置并行煙道,且并行煙道為圓管狀結構,并且在并行煙道上設置監測點;
所述協同處理模塊在并行煙道和尾部煙道的連接口設置有流量計和恒流控制閥,且每個連接口分別對應廠區內的廢氣排放點處;
所述數據分析模塊主要為計算機監測中心,對監測點傳感器給出的電信號進行處理分析;
其中由煙氣監測模塊的并行煙道監測點進行監測,流經并行煙道的煙氣經協同處理模塊處理和制冷減少煙氣中的水分和粉塵,然后在流量計和恒流控制閥作用下穩定流量后送給CO2、SO2和NOx等氣體傳感器,傳感器給出相應的電流信號經處理后送給數據分析模塊,煙塵、流速、溫度、壓力等傳感器給出的電信號經處理后也送給數據分析模塊,信號經數據處理和統計存入計算機監測中心數據庫,計算機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通過中控計算機或遠程終端可監測排放情況,對數據庫進行分析,得出實時數據報表和統計報表。
優選的,所述煙氣監測模塊在并行煙道上分別設置了二氧化硫濃度監測儀,氮氧化合物濃度監測儀,氧氣含量監測儀,一氧化碳濃度監測儀,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儀,溫度計、氣壓計、濕度計和流量計分別測量對應的參數;
同時在上述監測儀的基礎上設置了顆粒物測量儀,對煙氣雜質進行測量。
優選的,所述流量計位于所述并行煙道內,并實現對流經所述恒流控制閥的氣體流量進行監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寧煜致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寧煜致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466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