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化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246342.2 | 申請日: | 202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078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道軍;陳昌華;李威;賈懷軍;劉洪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蘇克流體控制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3 | 分類號: | G01M13/003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黃海斌 |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化 耐磨 閥門 循環 試驗 設備 方法 | ||
1.一種智能化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壓縮空氣的氣源機構,所述氣源機構通過管路與換向電磁閥的入口端連接;所述換向電磁閥的第一出口端通過管路與第一快排閥、第一儲罐、待測耐磨閥門一側端口依次連接,所述換向電磁閥的第二出口端通過管路與第二快排閥、第二儲罐、待測耐磨閥門另一側端口依次連接;所述待測耐磨閥門與氣動執行機構連接,所述氣動執行機構用于控制所述耐磨閥門的開閉;所述氣動執行機構、所述換向電磁閥均與控制器電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儲罐和所述第二儲罐中儲備有試驗介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排閥的進氣口與所述第一出口端連接,所述第一快排閥的出氣口與所述第一儲罐的進氣口連接,所述第一快排閥的排氣口與大氣連通;所述第二快排閥的進氣口與所述第二出口端連接,所述第二快排閥的出氣口與所述第二儲罐的進氣口連接,所述第二快排閥的排氣口與大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源機構與所述換向電磁閥之間的管路上設有球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智能化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閥與所述換向電磁閥之間的管路上設有過濾減壓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電磁閥與所述第一快排閥之間、所述換向電磁閥與所述第二快排閥之間的管路上均設有止回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儲罐和所述第二儲罐的罐體上均設有壓力繼電器,所述壓力繼電器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用于監測罐體內的壓力。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儲罐和所述待測耐磨閥門之間、所述第二儲罐和所述待測耐磨閥門之間的管路上均設有閘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試驗介質為水、泥沙和鋼珠的混合物。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儲罐和所述第二儲罐中的試驗介質占罐體容積的1/3~2/3。
10.一種耐磨閥門循環試驗方法,基于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耐磨閥門循環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開啟所述氣源機構,通過所述氣源機構向所述換向電磁閥輸送壓縮空氣;
進行第一側試驗,開啟所述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口端,關閉所述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口端,同時開啟所述氣動執行機構不停開關所述待測耐磨閥門;將壓縮空氣經第一快排閥注入所述第一儲罐中,利用壓縮空氣使所述第一儲罐中的試驗介質通過所述待測耐磨閥門;此時,所述第二儲罐中的壓縮氣體通過第二快排閥排出;
進行第二側試驗,關閉所述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口端,開啟所述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口端,同時開啟所述氣動執行機構不停開關所述待測耐磨閥門;將壓縮空氣經第二快排閥注入所述第二儲罐中,利用壓縮空氣使所述第二儲罐中的試驗介質通過所述待測耐磨閥門;此時,所述第一儲罐中的壓縮氣體通過第一快排閥排出;
循環進行所述第一側試驗和所述第二側試驗,直到達到試驗條件后,試驗結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蘇克流體控制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蘇克流體控制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4634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