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煙管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244923.2 | 申請日: | 202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520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7 |
| 發明(設計)人: | 徐玉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玉山 |
| 主分類號: | F28D21/00 | 分類號: | F28D21/00;B01D45/16;B01D53/78;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333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管 余熱 回收 利用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煙管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包括初級換熱室和次級換熱室,所述初級換熱室頂部和次級換熱室一端之間連通設置有導流管,所述初級換熱室的底部安裝有噴淋機構和布氣板,所述初級換熱室的底部一側固定嵌設有進風管,該多功能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裝置通過噴淋機構、布氣板、進風管的設置,200℃?300℃煙氣沿與初級換熱室內壁相切的方向進入,可在初級換熱室內形成旋風,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較重的煙氣顆粒將會螺旋沉降至初級換熱室底部,可初步過濾煙氣,煙氣從帽檐、豎筒之間的間隙向上流通,分布均勻,水泵一抽取碳酸鈉溶液進入布液管內,布液管導流進入弧形管內,噴淋頭能夠噴出大量碳酸鈉溶液,使得碳酸鈉能夠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反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煙管余熱回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煙管余熱回收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近十年來,由于能源緊張,隨著節能工作進一步開展,各種新型,節能先進爐型日趨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纖維等優質保溫材料后使得爐窯散熱損失明顯下降,采用先進的燃燒裝置強化了燃燒,降低了不完全燃燒量,空燃比也趨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煙熱損失和回收煙氣余熱的技術仍進展不快,為了進一步提高窯爐的熱效率,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煙氣余熱也是一項重要的節能途徑,煙氣是一般耗能設備浪費能量的主要途徑,比如鍋爐排煙耗能大約在15%,而其他設備比如印染行業的定型機、烘干機以及窯爐等主要耗能都是通過煙氣排放,煙氣余熱回收主要是通過某種換熱方式將煙氣攜帶的熱量轉換成可以利用的熱量。
傳統煙管余熱回收利用系統的熱能利用率往往在40%-60%之間,這導致煙氣中的熱量殘留較多,仍然會造成較大的熱能損耗,缺乏提升煙管余熱回收利用系統熱能利用率的有效方式,因此設計一種高效的煙管余熱回收利用裝置是很有意義的。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傳統煙管余熱回收利用系統的熱能利用率往往在40%-60%之間,這導致煙氣中的熱量殘留較多,仍然會造成較大的熱能損耗,缺乏提升煙管余熱回收利用系統熱能利用率有效方式的問題。
(2)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煙管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包括初級換熱室和次級換熱室,所述初級換熱室頂部和次級換熱室一端之間連通設置有導流管,所述初級換熱室的底部安裝有噴淋機構和布氣板,所述初級換熱室的底部一側固定嵌設有進風管,所述進風管的進風方向與初級換熱室內壁相切設置,所述初級換熱室的頂部安裝有初級換熱組件,所述次級換熱室內部安裝有次級換熱組件,且所述次級換熱室遠離導流管的一端固定嵌設有節流排氣閥。
優選的,所述噴淋機構包括水泵一,所述水泵一的輸入端與碳酸鈉溶液箱相連通,所述水泵一的輸出端延伸至初級換熱室內固定連接有布液管,所述布液管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多個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下側固定嵌設有多個噴淋頭,且所述布液管遠離水泵一輸出端一端與初級換熱室內壁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布氣板位于噴淋機構的下方,所述布氣板上陣列設置有多個氣孔,所述氣孔邊緣固定嵌設有豎筒,所述豎筒的上方均設置有帽檐,所述帽檐與豎筒外壁之間均固定連接有多個連接板,使得所述帽檐與豎筒之間形成曲折的間隙。
優選的,所述初級換熱組件包括換熱箱,所述換熱箱內從上至下設置有多個冷媒空間,所述冷媒空間的上下兩側且位于換熱箱內均設置有熱媒空間,所述熱媒空間和冷媒空間的上下側壁之間均固定連接有多個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圍繞換熱箱中心呈散射狀設置,其中,相鄰所述熱媒空間中部以及末層熱媒空間中部均設置有中心槽,所述冷媒空間的邊緣均固定嵌設有多個連通管,所述連通管的兩端分別與兩側的熱媒空間相連通,所述中心槽內均設置有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的兩端分別固定嵌設在相鄰冷媒空間中部,且所述中心槽、冷媒管之間設有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玉山,未經徐玉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449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