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帶隙可調碘鉍銀銅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241337.2 | 申請日: | 2022-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942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滿營;范二闖;鄭直;張艷鴿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昌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1G29/00 | 分類號: | C01G29/00;H01L31/032;H01L31/075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艷景 |
| 地址: | 46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可調 碘鉍銀銅 化合物 薄膜 太陽能電池 器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CuaAgm1Bim2In化合物,0.6≤a≤1.0,m2=2m1=2.0,7.6≤n≤8.0,n=a+m1+3m2。
2.CuaAgm1Bim2In/CuI復合光電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CuaAgm1Bim2In層和位于其上的CuI層,其中:0.6≤a≤1.0,m2=2m1=2.0,7.6≤n≤8.0,n=a+m1+3m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CuaAgm1Bim2In/CuI復合光電薄膜,其特征在于:CuI薄膜厚度為100-700nm,CuaAgm1Bim2In薄膜厚度為200-800nm。
4.權利要求2所述的CuaAgm1Bim2In/CuI復合光電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基底上分別濺射Bi、Cu和Ag金屬單質薄膜,銀最后濺射;
(2)把濺射好的薄膜置于密閉容器中,加入碘粒,在一定溫度下反應一段時間,冷卻至室溫,得到CuaAgm1Bim2In/CuI復合薄膜。
5.權利要求4所述的CuaAgm1Bim2In/CuI復合光電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層的CuI刻蝕獲得CuaAgm1Bim2In。
6.權利要求4所述的CuaAgm1Bim2In/CuI復合光電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濺射順序為:Bi、Cu、Ag。
7.權利要求5所述的CuaAgm1Bim2In/CuI復合光電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原子比Ag:Cu:Bi=1.00:1.45~2.18:0.94~1.42。
8.權利要求4所述的CuaAgm1Bim2In/CuI復合光電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為玻璃基底,或FTO/c-TiO2/mTiO2;碘用量過量;步驟(2)中所述的反應溫度優選為60-140℃,反應時間為6-48h。
9.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CuaAgm1Bim2In作為吸收層組裝成的太陽能電池器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太陽能電池器件,其含有空穴傳輸層CuI,為電子傳輸層/吸收層/空穴傳輸層/導電層結構,具體為FTO/c-TiO2/mTiO2/CuaAgm1Bim2In/CuI/Carbon結構,所述的CuaAgm1Bim2In/CuI由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一步制備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昌學院,未經許昌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4133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