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鍋爐燃料添加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223333.1 | 申請日: | 2022-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513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龍凱;劉兆慶;胥楓;楊琦;馬超;宿元戎;尚森;張繼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能萊蕪發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K3/02 | 分類號: | F23K3/02;F26B17/10;B08B9/049;B08B9/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禾沐春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64 | 代理人: | 程仁軍 |
| 地址: | 2711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鍋爐 燃料 添加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鍋爐燃料添加裝置,涉及火力發電廠技術領域,包括煤粉管道、混風管道、旋轉式的清理機構一以及滑移式的清理機構二,所述煤粉管道包括水平段、豎直段以及彎頭段,本發明在煤粉管道的彎頭處設置可借助于氣流旋轉的清理機構一,實現了彎頭處掉落煤粉的實時清理,避免了積灰現象,且清理的煤粉能夠借助于連接管同步輸送至混風管道與煤粉管道之間的文丘里管處,與文丘里管處流動的熱風進行二次混合并被加熱干燥,再次回流至煤粉管道內,最終輸送至鍋爐內進行燃燒,實現了煤粉的充分利用;而且,混風管道本身也可以對進入到煤粉管道內的一次煤粉進行加熱干燥,提高了燃燒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火力發電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鍋爐燃料添加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火力發電廠的燃料添加方式是通過磨煤機將原煤碾磨為煤粉,再由煤粉管道輸送到鍋爐爐膛進行燃燒。但實踐中煤炭的含水量并不完全一致,部分煤炭的含水量較高,容易產生兩大問題:1.含水量高的煤粉在與熱風混合后,由于溫度較低,會對鍋爐的燃燒產生負面影響;2.由于含水量高的煤粉較重,在輸送時容易產生堵塞,特別是在管道從下至上連接的彎頭處,清理難度大。
現有技術中也公開了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如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217329858U的一種用于鍋爐的煤粉控制系統,其采用的方案是通過設置與煤灰管道相連接的混風管道和一個用于收集煤粉的煤灰倉,但其缺陷在于:一方面煤灰倉內的煤粉需要定期清理且無法實現實時的二次利用,另一方面,煤灰管道水平段內也會大概率出現積灰的現象,對煤粉的輸送效率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技術進行改進,以進一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鍋爐燃料添加裝置,以解決上述提到的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缺陷。
一種鍋爐燃料添加裝置,包括煤粉管道、混風管道、旋轉式的清理機構一以及滑移式的清理機構二,所述煤粉管道的進氣口連接至磨煤機的出煤口,所述煤粉管道包括水平段、豎直段以及位于水平段與豎直段之間的彎頭段,所述彎頭段處還設有一段供清理機構一旋轉的過渡段,所述清理機構一安裝于彎頭段處并能夠借助于煤粉管道內的氣流旋轉以清理并吸收掉落于彎頭處的煤粉,所述混風管道借助于文丘里管連接至水平段的中段且混風管道的進風口連接至熱風管道,清理機構一的前后端還借助于連接管連接至文丘里管前后端設置的接口以實現將清理機構一吸收的煤粉送入文丘里管處進行二次加熱及輸送,清理機構二滑動連接于煤粉管道中的水平段內,所述清理機構二借助于驅動機構與清理機構一連接并用于清理煤粉管道內壁上的積灰。
進一步地,所述過渡段的內壁形狀為1/4圓柱面狀。
進一步地,所述清理機構一包括軸管、擺臂以及扇葉,所述軸管的兩端借助于軸承轉動連接于彎頭段的前后壁上,所述擺臂有兩組,每組擺臂均由若干個擺臂沿著軸管的軸線等距設置且兩組擺臂中擺臂在軸管的軸線方向上交錯設置,以軸管的軸心為圓心,兩組擺臂之間的夾角為180度,擺臂的內部設有與軸管相連通的排灰通道且擺臂的末端設有吸灰口,吸灰口朝向軸管旋轉方向的一側,兩片扇葉分別設置于兩組擺臂之間的軸管上。
進一步地,所述清理機構二包括若干與煤粉管道內壁相接觸的刮灰板,刮灰板之間借助于連接板連接在一起,所述連接板位于刮灰板的前后方向。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齒圈、傳動齒輪、連桿、滑塊以及滑軌,所述齒圈安裝于軸管的前后兩端并與傳動齒輪嚙合,傳動齒輪借助于軸承轉動連接于煤粉管道外壁設置的支撐軸,所述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于傳動齒輪偏心處設置的連接柱一上,連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滑塊上設置的連接柱二上,滑塊滑動連接于煤粉管道外壁設置的滑軌內且滑塊上朝向煤粉管道的一側設有永磁體一,連接板的中部內壁設有與永磁體一相配合的永磁體二。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管的一端借助于軸承與軸管的前后端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刮灰板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倒角。
進一步地,所述永磁體二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倒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能萊蕪發電有限公司,未經華能萊蕪發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233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