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傳輸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202124.9 | 申請日: | 202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50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30 |
| 發明(設計)人: | 郭龍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2/033 | 分類號: | H04W12/033;H04W12/041;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榮甜甜;劉芳 |
| 地址: | 10000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傳輸 方法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前端確定前端代碼待傳回后端的第一數據中是否存在目標類型的數據。若存在,則利用隨機數以及初始密鑰生成目標密鑰。利用目標密鑰加密第一數據,并將加密后的第一數據作為加密字段添加至第一數據中,得到第二數據。利用初始密鑰加密第二數據,并根據加密后的第二數據與隨機數生成目標數據。向后端發送目標數據。后端基于隨機數與目標數據進行合法性驗證,以確定第一數據是否被篡改。本申請的方法,提高了后端接收的來自前端傳回的數據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如今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瀏覽新聞,完成購物,辦理各種業務等,這些業務是通過前端(例如終端設備)與后端(例如提供服務的服務器)進行數據交互完成的。其中,前端通過從后端下載的前端代碼向后端傳回數據。
在前端與后端進行數據交互時,由于提供服務的前端代碼(例如超文本標記語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層疊樣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JavaScript等類型的代碼)是需要下載到前端的,故前端代碼對用戶是透明的。因此,前端利用該前端代碼傳回后端的數據存在被篡改的風險,從而使得前端傳回后端的數據存在安全風險,帶來數據安全問題。目前,主要通過代碼混淆技術,將前端代碼進行壓縮混淆,降低前端代碼的可讀性,提高篡改前端代碼的難度與成本,從而降低利用前端代碼傳回的數據被篡改的風險。
然而,目前通過代碼混淆技術提高數據安全性的數據傳輸方法,仍無法鑒別前端傳回后端的數據是否被惡意篡改,存在數據交互時的安全風險較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用以解決目前無法鑒別前端傳回后端的數據是否被惡意篡改,存在數據交互時的安全風險較高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包括:
確定前端代碼待傳回后端的第一數據中是否存在目標類型的數據;
若存在,則利用隨機數以及初始密鑰生成目標密鑰;所述隨機數為所述后端生成并發送給前端的;
利用所述目標密鑰加密所述第一數據,并將加密后的第一數據作為加密字段添加至第一數據中,得到第二數據;
利用所述初始密鑰加密所述第二數據,并根據加密后的第二數據與隨機數生成目標數據;
向所述后端發送所述目標數據。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包括:
接收前端發送的目標數據;
從所述目標數據中提取隨機數,并基于提取的隨機數,以及存儲的隨機數,進行第一合法性驗證,以確定提取的隨機數是否為后端生成并發送給前端的;
若第一合法性驗證通過,則利用初始密鑰解密所述目標數據,得到解密后的目標數據;
判斷所述解密后的目標數據中是否存在加密字段;
若確定存在加密字段,則利用存儲的隨機數以及所述初始密鑰生成目標密鑰,并利用所述目標密鑰解密所述加密字段,得到解密后的第一數據;
根據所述解密后的第一數據,以及,所述解密后的目標數據中除所述加密字段之外的第一數據,進行第二合法性驗證,以確定所述第一數據是否被篡改;所述第一數據為前端代碼待傳回后端的數據。
第三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裝置,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20212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