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制鋼骨混凝土柱連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187440.3 | 申請日: | 202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38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30 |
| 發明(設計)人: | 姚攀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姚攀峰 |
| 主分類號: | E04C3/36 | 分類號: | E04C3/36;E04B1/58;E04B1/41;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95 | 代理人: | 高芳;王澤 |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 鋼骨 混凝土 連接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預制鋼骨混凝土柱連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豎向連接的兩根預制鋼骨混凝土柱和與預制鋼骨混凝土柱固定連接的水平構件預設結構件,兩根預制鋼骨混凝土柱分別為上柱(1)和下柱(2),上柱(1)的柱底面與下柱(2)的柱頂面之間設有連接區(3),連接區(3)內設有連接區鋼筋并澆筑有連接區填充料(4),所述水平構件預設結構件位于下柱(2)的頂部,
所述預制鋼骨混凝土柱包括柱體,所述柱體包括柱體鋼構件和包覆柱體鋼構件的柱體混凝土(5),所述柱體鋼構件包括柱體鋼骨(6)和柱體鋼筋(7),所述柱體鋼筋(7)包括縱向鋼筋(71)和橫向鋼筋(72),所述橫向鋼筋(72)與縱向鋼筋(71)組成鋼筋籠,所述縱向鋼筋(71)按受力形態區分包括縱向連續鋼筋(711)和縱向非連續鋼筋(712),所述縱向連續鋼筋(711)在柱體的角部區域位置處設置,
所述柱體鋼骨(6)縱向位于鋼筋籠的內部,下柱(2)的柱體鋼骨(6)向上伸出下柱(2)的柱頂面進入連接區(3),上柱(1)的柱體鋼骨(6)向下伸出上柱(1)的柱底面進入連接區(3),下柱(2)的柱體鋼骨(6)頂端與上柱(1)的柱體鋼骨(6)的底端在連接區(3)固定連接,所述柱體鋼骨(6)為型鋼或焊接鋼構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鋼骨混凝土柱構連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連續鋼筋(711)按施工措施點的個數包括整體貫通鋼筋和/或固定連接鋼筋,
所述下柱(2)的固定連接鋼筋向上伸出下柱(2)的柱頂面進入連接區(3),上柱(1)的固定連接鋼筋向下伸出上柱(1)的柱底面進入連接區(3),上柱(1)與下柱(2)的固定連接鋼筋在連接區(3)固定連接,
所述柱體鋼骨(6)在連接區(3)的連接水平面與固定連接鋼筋在連接區(3)的連接水平面位置豎向錯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預制鋼骨混凝土柱構連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體鋼骨(6)為型鋼或焊接鋼構件,包括邊緣翼緣板(61)和中心腹板(62),所述縱向非連續鋼筋(712)在除角部外的柱體的中部位置處、布置在靠近柱體鋼骨(6)的邊緣翼緣板(61)一側對應的范圍內,下柱(2)的縱向非連續鋼筋(712)向上伸出下柱(2)的柱頂面進入連接區(3),上柱(1)的縱向非連續鋼筋(712)向下伸出上柱(1)的柱底面進入連接區(3),上柱(1)與下柱(2)的縱向非連續鋼筋(712)在連接區(3)不連接或非傳力相交,所述連接區填充料(4)包覆伸入該區域內的柱體鋼骨(6)和柱體鋼筋(7),
所述中心腹板(62)的橫截面形狀為一字形或者十字形,所述邊緣翼緣板(61)和中心腹板(62)組成的橫截面形狀組成為工字形、H字形、王字形、T字形或者兩個工字型交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鋼骨混凝土柱構連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體鋼骨(6)的端面上固定連接有端板,上柱(1)的柱體鋼骨(6)的底端面固定連接有水平連接上端板(63),下柱(2)的柱體鋼骨(6)的頂端面固定連接有水平連接下端板(64),水平連接上端板(63)與水平連接下端板(64)在連接區(3)緊貼并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預制鋼骨混凝土柱構連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構件預設結構件包括樓板預留構件,所述樓板預留構件為樓板預留水平筋(8),所述樓板預留水平筋(8)的內側半部水平穿入下柱(2)的頂部,所述樓板預留水平筋(8)設有上下兩層,分別為樓板上預留筋(81)和樓板下預留筋(82),樓板上預留筋(81)和樓板下預留筋(82)的外側半部在下柱(2)的設置位置對應樓板的上層鋼筋(101)和樓板的下層鋼筋(102)并分別固定連接,
或者所述樓板預留構件為預埋鋼連接件,樓板的端部固定連接在預埋鋼連接件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姚攀峰,未經姚攀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18744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底盤產品輪廓檢具逆向設計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產品自然固化的傳輸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