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緩解復合極端風暴潮洪水的灘涂圍墾結構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137427.7 | 申請日: | 202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239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敏;溫家洪;米婕;陸迪文;吳航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7/20 | 分類號: | E02B7/20;E02B3/10;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張峰 |
| 地址: | 200234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解 復合 極端 風暴 洪水 灘涂 圍墾 結構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緩解復合極端風暴潮洪水的灘涂圍墾結構及方法,其結構包括在沿海低地潮間帶上構建的內外兩條大堤,兩條所述大堤圍合成封閉圍堰結構,兩條所述大堤上均布設有閘門,位于外側的所述大堤通過所述閘門與海洋連接,位于內側的所述大堤通過所述閘門與內陸排水渠或河道連接。本發明可以提升促淤效率,具有防御復合極端風暴潮洪水的功能,圍墾形成的兩道堤具有阻擋來自海洋的風暴潮洪水功能。圍墾形成的潮間帶當放空海水后可以作為排除城市暴雨內澇的蓄水池。形成兩道堤之后風浪大幅度減小,同時不影響周期性潮漲潮落,營造出更優質的潮間帶濕地環境,有利于鹽藻植被定值、存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國土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緩解復合極端風暴潮洪水的灘涂圍墾結構及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規海岸帶或潮間帶圍墾方法主要是在低潮位處通過拋石方式構建松散的促淤帶,或通過筑墻的方式構建離岸淺堤。但是這種常規圍墾方法促淤效果一般,而且功能單一,只有圍墾促淤功能。不具有防御復合極端風暴潮洪水的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緩解復合極端風暴潮洪水的灘涂圍墾結構及方法,適用于沿海低地圍海造地、海岸帶空間優化和抵御臺風引起的復合極端風暴潮洪水。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緩解復合極端風暴潮洪水的灘涂圍墾結構,包括在沿海低地潮間帶上構建的內外兩條大堤,兩條所述大堤圍合成封閉圍堰結構,兩條所述大堤上均布設有閘門,位于外側的所述大堤通過所述閘門與海洋連接,位于內側的所述大堤通過所述閘門與內陸排水渠或河道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閘門包括設置在位于外側的所述大堤上的入海閘門和位于內側所述大堤上的河口閘門。
進一步地,所述入海閘門和所述河口閘門的數量為多個。
進一步地,位于外側的所述大堤的建設高度相當于當地1000年遇極值水位高度,位于內側的所述大堤的建設高度相當于當地100年遇極值水位高度。
進一步地,位于外側的所述大堤建設在最低低潮位線附近,位于內側的所述大堤建設在最高高潮位線以上。
進一步地,位于外側的所述大堤上每間隔1~2km設置一個所述閘門。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緩解復合極端風暴潮洪水的灘涂圍墾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在非臺風期間,位于外側大堤上的閘門打開,海水可自由出入潮間帶,起到促淤和涵養潮間帶的作用;
S2,在臺風風暴潮期間,位于外側大堤上的入海閘門打開,在排空潮水后關閉;位于內側大堤上的河口閘門打開,聯通排水渠和河流排出內澇積水,實現抵御臺風暴雨引起的內澇積水。
進一步地,S2中,入海閘門在臺風來臨前1天、當潮水位達到最低時關閉,此時可排空堤壩內水體。
進一步地,S2中,河口閘門開閉根據暴雨預警和內陸河道水位高度確定:在暴雨來臨前打開部分河口閘門,適當排出過多河道水體;但形成內澇積水時打開所有河口閘門,排出內澇積水。
進一步地,S2中,在臺風過后,潮水退去后打開入海閘門,排除潮間帶蓄積的水體。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提升促淤效率,具有防御復合極端風暴潮洪水的功能,圍墾形成的兩道堤具有阻擋來自海洋的風暴潮洪水功能。圍墾形成的潮間帶當放空海水后可以作為排除城市暴雨內澇的蓄水池。形成兩道堤之后風浪大幅度減小,同時不影響周期性潮漲潮落,營造出更優質的潮間帶濕地環境,有利于鹽藻植被定值、存活。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師范大學,未經上海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1374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