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承重結構與主體結構整體施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134138.1 | 申請日: | 2022-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548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茂;周小龍;李小川;張濤;陳思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0 | 分類號: | E04G21/00;E04B2/84;E04B2/64;E04B1/68;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江楚智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王濤 |
| 地址: | 430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承重 結構 主體 整體 施工工藝 | ||
1.一種非承重結構與主體結構整體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根據設計施工圖紙,對外墻非承重結構進行優化,繪制平面布置圖,構造大樣圖;
2)、定位放線,依次彈出定位線和PVC空心管(1)安裝位置線;
3)、按照方案對非承重結構構造鋼筋進行下料并做好標記,構造鋼筋綁扎:
①外墻非承重結構構造鋼筋設計為C4@250×250的雙層雙向冷拔絲鋼筋網片(2),拉筋(3)為C10@500;
②樓板澆筑前把外墻非承重結構豎向構造鋼筋倒插入結構梁內,鋼筋間距和錨固長度符合優化設計;
③外墻非承重結構水平構造鋼筋綁扎,水平鋼筋兩端錨入兩側主體結構內,鋼筋間距和錨固長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4)、進行PVC空心管(1)的安裝:
①將PVC空心管(1)按照定位尺寸依次放入腔體內;
②為避免PVC空心管(1)移位,在兩側設置C4@250×250的雙層雙向冷拔絲鋼筋網片(2),并采用直徑10mm的拉筋(3)固定,使其形成一個整體,拉筋(3)按照每500mm設置一道,長度比墻厚少10mm,水平方向沿PVC管邊進行布置;
5)、在外墻非承重結構的上口以及兩側面與主體結構交界處使用柔性材料進行連接,與主體結構進行隔離,降低非承重結構對主體結構剛度的不利影響,操作過程為將下好料的柔性材料埋入側面接縫處,并用23#扎絲與剪力墻鋼筋捆綁牢固,水平拉縫、豎向拉縫;
6)、對與前期安裝完成后進行報驗,驗收通過后進行模板的安裝以及混凝土的澆筑工作,混凝土澆筑過后需要進行混凝土的養護;
7)、根據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決定拆模時間,側模在混凝土強度能夠保證構件表面以及棱角不因拆模影響而收到損壞后方可拆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重結構與主體結構整體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滿足非抗震構件最小配筋率即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重結構與主體結構整體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通過混凝土容重與填充墻體容重對比計算,可得出外墻非承重結構內PVC空心管(1)體積率以及設置數量,外墻非承重結構厚度與兩側剪力墻厚度一一致,腔體厚度200mm時中間使用直徑90mm的PVC空心管(1),壁厚為2.1mm填充。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重結構與主體結構整體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PVC空心管(1)長度=墻體凈高-50mm,且需要保證安裝PVC空心管(1)前需要對PVC空心管(1)的兩端盡心封堵,避免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進入到PVC空心管(1)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重結構與主體結構整體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柔性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彈、塑性層間位移角限制控制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1/100,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筒中筒結構1/120;
根據不同結構形式:
柔性隔離層寬度應≥層高×罕遇地震位移角限值進行控制;
W=2900mm×1/120=24.2mm,經計算柔性隔離層寬度按30mm設置;
按照非承重結構高度和厚度尺寸,將柔性材料進行下料,下料高度=墻體凈高-50mm,下料寬度=墻體厚度-50mm,內側10mm,外側4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13413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