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組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111840.6 | 申請日: | 2019-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32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海野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遠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186 | 分類號: | H01M50/186;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顧丹麗 |
| 地址: | 日本國神奈川縣相***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電池組及其制造方法,以獲得一種含有分層堆疊的覆膜電池的電池組,該電池組可實現良好的散熱和高儲能密度,提高容積利用率,并能夠以正確方式實現覆膜電池的固定。所述覆膜電池包括具有膜包覆材料的外殼和容納于該外殼內的發電單元。所述外殼具有用于引出引線的第一密封部件和不用于引出引線的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形成于所述發電單元外表面中的具有最大面積的至少一個面(面F)上。所述電池組具有第三密封部件,該第三密封部件為第二密封部件的一部分,并重疊于發電單元上。在該電池組中,面F上設有散熱板,且所述第三密封部件形成于該面F上。所述第三密封部件與所述散熱板在面F上的投影面積占面F的40%或40%以上以及100%或100%以下。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910992595.6,申請日為2019年10月18日,發明名稱為“電池組及其制造方法”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池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近來,以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可充電電池已應用于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汽車等物之上,而且人們對具有高儲能密度、長壽命及高安全水平的高性能二次電池越來越高。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已知存在一種將輕質柔性膜作為外殼,將高形狀柔性材料包裹在內的覆膜電池。此外,為了滿足更高功率的需要,已知存在通過連接多個覆膜電池而形成的電池組。
例如,公開號為H10-214606的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一種與覆膜電池外殼結構相關的技術。圖19為該文獻所公開的覆膜電池視圖,圖20為沿圖19中的XX-XX線截取的截面圖。在圖19和圖20所示的覆膜電池中,發電單元7外覆蓋含有層壓膜5A的層壓外殼5,集電引線6引出至層壓外殼5的外部。發電單元7由正極1、負極2以及設于此兩者之間的電解質層3構成,正極1和負極2分別連接一個集電引線6。此外,在該覆膜電池中,發電單元7上方還粘貼有由密封部件4A和4B構成的密封部件4。
發明內容
在使用可充電電池時,必須對外殼內的發電單元加以保護。具體而言,在跌落和振動等沖擊的影響下,正極、負極及隔膜等部件會發生相對于初始形狀的偏離或變形,從而可能影響可充電電池的性能。因此,通過外殼對上述部件加以保護這一點至關重要。
此外,為了實現覆膜電池的長壽命和高安全性,還需要對覆膜電池進行固定,甚至通過以特定壓力對其進行施壓的方式進行固定。當內含覆膜電池的可充電電池在長時間使用情況下充電和放電時,可充電電池的部件之間會發生特定反應,并產生氣體。可充電電池內產生的氣體會使得可充電電池脹大,從而影響其壽命、電池特性和安全性。
然而,根據公開號為H10-214606的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中公開的技術,當將含有多個相互堆疊的覆膜電池的電池組安裝于設備上時,由于每一覆膜電池均存在疊于發電單元上的密封部件,因此該密封部件與覆膜電池外殼的其他部分之間會產生高度差,從而形成空隙。該空隙將使得發電單元面積最大的表面無法均勻受壓,從而可能導致長壽命和高安全性等特性的劣化。
另一方面,在通過以公開號為H10-214606的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中公開的技術堆疊多個覆膜電池的方式制造電池組的過程中,如果上述空隙被封閉,則熱量將會淤積滯留于其中,從而導致散熱不良。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有覆膜電池的電池組,以解決上述問題。上述問題在于,在含有分層堆疊的覆膜電池的電池組內,無法實現良好的散熱和高儲能密度,無法提高容積利用率,而且無法以正確的方式固定覆膜電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遠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未經遠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1118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