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離岸養殖裝置及離岸養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101672.2 | 申請日: | 2022-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473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林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60 | 分類號: | A01K61/60;A01K61/65;A01G33/00;B63B35/32;B63B35/44;E02B1/00;E02B3/04;E02B3/06;E02B8/06;E02D27/40;E02D29/067;E02F3/88;E02F3/90;E02F5/28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蕓;劉童笛 |
| 地址: | 1000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岸 養殖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離岸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離岸養殖裝置及離岸養殖系統,其中離岸養殖裝置包括網箱和第一浮箱,所述第一浮箱與所述網箱相連接,且所述第一浮箱位于所述網箱的一側。本申請所述的一種離岸養殖裝置,所述第一浮箱與所述網箱相連接,且所述第一浮箱位于所述網箱的一側。通過所述第一浮箱能夠降低至少一個一部分波浪高度,進而能夠為網箱內的被養植物提供一個更平靜的養殖環境,以降低海上養殖網箱受風浪環境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離岸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離岸養殖裝置及離岸養殖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離岸養殖總體包括近海養殖和遠海養殖(水深20-80m范圍)。其中遠海養殖主要分為養殖工船、養殖平臺、網箱三類:其中網箱較受風浪限制,目前仍然處于待解決階段,如何減少網箱遭受風浪的破壞,成為本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的遠海養殖系統如深藍一號,在網箱材料、構造和施工等方面有了很大突破,但是對于養殖產業來講,依然存在海上養殖環境惡劣,能源供給不足,無法建設生產生活保障設施等問題,同時,深藍一號對深海養殖系統外圍水下部分并沒有限制,其無法形成穩定流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針對背景技術存在的海上養殖網箱受風浪環境影響大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較強抗風浪能力的離岸養殖裝置。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針對背景技術存在的深海養殖面臨的風浪破壞的安全問題,提供一種集養殖區域、安全消浪、智能清理和生產生活保障系統一體的形成較為穩定流場的立體的離岸養殖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之一,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離岸養殖裝置,包括網箱和第一浮箱,所述第一浮箱與所述網箱相連接,且所述第一浮箱位于所述網箱的一側。本申請所述的一種離岸養殖裝置,所述第一浮箱與所述網箱相連接,且所述第一浮箱位于所述網箱的一側。通過所述第一浮箱能夠降低至少一部分波浪高度,進而能夠為網箱內的被養植物提供一個更平靜的養殖環境,以降低海上養殖網箱受風浪環境的影響。
優選地,所述第一浮箱位于所述網箱靠近洋流上游的一側。通過所述第一浮箱能夠抵消一部分波浪,進而能夠為網箱內的被養植物提供一個更加平靜的養殖環境。優選地,還包括第二浮箱,所述第二浮箱與所述第一浮箱圍成至少一個夾角,至少一個所述網箱位于所述夾角內。所述第二浮箱與所述第一浮箱圍成至少一個避浪避風的夾角,進而能夠為網箱內的被養植物提供一個更加平靜的養殖環境。
優選地,還包括第三浮箱,所述第三浮箱、第二浮箱與所述第一浮箱圍成至少一個放置水域,所述放置水域的一側設有開口,且至少一個所述網箱位于所述放置水域內。所述第二浮箱與所述第一浮箱圍成至少一個一側開口的避浪避風放置水域,進而能夠為網箱內的被養植物提供一個更加平靜的養殖環境。
優選的,所述第三浮箱、第二浮箱與所述第一浮箱圍成工字型構造,所述工字型構造的所形成的一側開口的區域為放置水域。這種結構中三面由浮箱圍成形成避風港結構,同時浮箱還具有消浪的作用,由此為放置水域內的網箱提供更加平靜的水域環境。另外,工字型結構形成背靠背的兩個放置水域,在不影響養殖能力的情況下提高抗風浪能力。
優選地,所述第一浮箱、第二浮箱或第三浮箱用作船舶停靠的碼頭。
優選地,本申請所述的一種離岸養殖裝置,還包括發電模塊,所述發電模塊用于為所述網箱上設備供電,所述發電模塊位于所述第一浮箱上。
具體地,設備為網箱監測設備、安裝于網箱上的水下攝像或采樣設備、魚飼料、換網、維護設備、傳感器等。即位于網箱上的需要用到電力的設備。
優選地,所述發電模塊為光伏發電設備。
優選地,所述網箱包括骨架和連接于所述骨架上的網格結構,所述網格結構與所述骨架共同圍成頂部敞口設置的養殖空間。
優選地,所述第一浮箱的至少一側柔性連接有浮體,所述浮體底部通過第二錨索固定于海床或河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1016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